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台湾竹枝词》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台湾竹枝词中的一首,作者梁启超,属于清末近现代初的文学作品。它以日常砍柴的场景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感情变化的隐喻。
"手握柴刀入柴山"描绘了主人公持刀进入山林砍柴的情景,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柴心未断做柴攀"则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纠葛,如同柴枝尚未完全从树上脱离,寓意着情感尚未决绝。
后两句"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进一步深化主题,将男子的无情比作砍柴般轻易,而女子的心就像那被砍下的柴枝,离开树干后何时能回归原处,反映出女子对失去爱情的无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小事为载体,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情感变迁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寻包山寺憩其下院遂访毛公坛
数里冲秋炎,投门释午倦。
不知云岫深,来此下方院。
偶逢真率僧,草履何轻便。
息阴竹柏间,刚及茶瓜荐。
爽气来虚堂,雄势眄崇殿。
小话废兴迹,恰未龙象变。
仙坛古道场,尘劫迅飙电。
过墟天宇空,陟峻榛莽遍。
波窥双井沈,丹想九成炼。
错疑绿毛生,松针落衣缘。
军行杂咏·其四
日落车班班,言至赵北口。
连延十二桥,一线穿臣薮。
滹沱众流汇,畿南北枢纽。
关门得虎豹,可以一夫守。
我闻南方兵,臂金缠到肘。
旗兵一何贫,悬鹑结衣绺。
荷戈有菜色,翻缘酣豢久。
战阵固未经,岂足威戎丑。
居重以驭轻,此语慎非偶。
濛濛帆入烟,戢戢鱼在笱。
使者自断饮,为客设村酒。
我欲讯形势,浦上进渔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