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静照禅师塔》
《书静照禅师塔》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百忧三十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jìngzhàochánshī
sòng / wángānshí

jiǎnlǎoguīhuángyuānshījīnzuòbáitóuwēng

bǎiyōusānshíniánshìchénshānlíncǎozhō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草野(cǎo yě)的意思:指在草地上奔跑,形容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状态。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黄土(huáng tǔ)的意思:指黄色的土壤,也用以比喻贫瘠的土地或环境。

简老(jiǎn lǎo)的意思:简单老实,指人的性格朴实、纯真,不做作。

林草(lín cǎo)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的样子。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头翁(tóu wēng)的意思:指在家庭中担当家长角色的人。

白头翁(bái tóu wēng)的意思: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比喻年老而精神矍铄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书写于他为纪念一位名叫静照的禅师而立的塔时。通过这短暂的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归向自然的心境,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简老已归黄土陌,渊师今作白头翁。”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对人的影响。"简老"指的是年迈之人,而"归黄土陌"则隐含着生命的终结和回归自然的主题;"渊师"是对那位禅师的尊称,"今作白头翁"则表达了时间让人变老的无情事实。诗人通过这两句勾勒出生命从青春到老年的过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共同经历的沧桑巨变。

“百忧三十馀年事,陈迹山林草野中。” 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反思。"百忧"指的是无数的忧虑和烦恼,而"三十馀年事"则是一个时间跨度,可能是指禅师一生中的重要时刻或事件;"陈迹山林草野中"则是这些往事留下的痕迹,如同被大自然所吞没的遗迹,展现了历史的长河和个体生命的渺小。

整首诗通过对比简老与渊师的境遇,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望,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寻求内心平静的哲学思考。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文学功力,将禅宗思想与个人情感融合,以诗为媒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永恒。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商山秋日对雨怀永叔仲升

秋雨何曾歇,秋深倍寂寥。

折荷偏淅淅,落木更萧萧。

云黑多迷径,溪寒半断桥。

商山苦幽阻,绮角竟难招。

(0)

山居即事

积雨朝来歇,诸溪尽急流。

隔河看饮犊,倚槛有浮鸥。

云冷松根石,风微竹外楼。

萧然无一事,开径迟羊求。

(0)

移石草亭

万松深窈处,独搆此茅庐。

斸地移新竹,通泉溜小渠。

琴书常作侣,木石与为居。

笑杀求名者,磻溪一老渔。

(0)

晓发界河

客路逢秋杪,中原曙色分。

无情原上草,不断岭头云。

醉月怀梁苑,观风过汝坟。

楚天看渐远,何处问湘君。

(0)

江靡馆

扪萝深入径,倚树巧安窗。

野色凭疏雨,潮声枕大江。

云帆飞片片,沙鸟浴双双。

况有歌金缕,能无倒玉缸。

(0)

章行人景南署中送谢山人

閒署生寒早,骚人入夜过。

砧声风处急,客思雨中多。

别曲歌杨柳,初衣制薜萝。

明宵如见月,相望隔漳河。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