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轩用前韵》
《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轩用前韵》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疏帘雾隐窗纱,虹影青红雨脚斜。

坐久清风起何处,一盆昌歜葵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昌歜(chāng chù)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迅速,繁荣昌盛。

窗纱(chuāng shā)的意思:窗户上的纱帘,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浅薄或见识狭窄。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战场上鲜血直流,流血成河。

葵花(kuí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光明正大,不畏艰险。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青红(qīng hóng)的意思:指色彩鲜艳的颜色,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美丽和光彩。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雾隐(wù yǐn)的意思:指雾气弥漫,使景物不清晰可见,比喻事物模糊、隐晦不明。

雨脚(yǔ jiǎo)的意思:形容雨势大,下得密集而有力。

注释
疏帘:稀疏的窗帘。
如雾:像雾气一样。
隐:模糊。
窗纱:窗户上的纱幔。
虹影:彩虹的光影。
青红:青色和红色。
雨脚:形容雨滴下落的样子。
坐久:静坐了很久。
清风:凉爽的风。
何处:从哪里来。
一盆:一盆(植物)。
昌歜: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映:映衬。
葵花:向日葵。
翻译
稀疏的窗帘像雾气般模糊了窗户,彩虹的光影在青红之间斜照进来。
静坐许久,清风不知从何而来,一盆菖蒲的影子映衬着盛开的向日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题为《题华严院泽上人西韵轩用前韵》。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庭院景象。

“疏帘如雾隐窗纱”,这里的“疏帘”指的是稀疏的窗帘,它像轻薄的雾气一样,笼罩在窗棂上,将室内外的界限模糊。这种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

“虹影青红雨脚斜”,诗人通过对彩虹倒映在水面的描绘,传达了一场细雨之后的宁静与美丽。虹影呈现出青红色的光泽,反射在湿润的地面上,显得斜倚而引人入胜。

“坐久清风起何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久坐后对周围环境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一阵清新的风不知从何处轻轻吹来,这种感觉既是外在的体验,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一盆昌歜映葵花”,这里的“一盆”指的是一个花瓶,里面盛开着美丽的葵花。诗人使用“昌歜”来形容这些花朵,是对其生机勃勃、繁盛姿态的赞美。这一笔也强化了庭院中自然之美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庭院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空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环境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艺术的享受。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秋镜

对镜意茫茫,为躯七尺强。

如何千载下,空让昔人长。

面目吾犹尔,妍媸汝不藏。

因之还自见,敢恨有秋霜。

(0)

送龙门令内召

迢递罗山外,官闲但听猿。

几年嗟凤枳,一日跃龙门。

梅岭回孤骑,兰台侍至尊。

犹馀旧桃李,满县向春繁。

(0)

梅花六咏·其二

濯魄盈盈立,无花亦自香。

更从向暖处,先为逗春光。

瘦影浮僧舍,疏枝亚女墙。

好呼山上月,还为奏霓裳。

(0)

落落

落落千秋赏,此生殊可怜。

閒云过白眼,流水切朱弦。

物态久相轧,文心终自宣。

可能如脉望,食字得神仙。

(0)

精列

精列一何细,音响越区藩。

虎啸与龙吟,云兴而风旋。

虞帝解民愠,穆穆抚五弦。

邹生吹阳律,阴谷以弗寒。

吉甫吐清风,周公悲东山。

仲尼宝弦歌,有德者有言。

德音我所慕,小言良足叹。

(0)

兰花

九畹何须楚水濆,小亭池畔挹仙芬。

新姿雅淡清能识,香气幽深静始闻。

疏影晓寒惊月湿,绿丛春暖沐风醺。

主人情性偏相赏,百卉频开不可群。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