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承宗伯陈秋涛师移惠双桐树子当春深畅生赋诗奉谢》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在收到友人陈秋涛赠送的两棵梧桐树苗后所作,表达的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生命的赞美。
首句“惭愧劳薪入爨声”,诗人以“劳薪”自比,暗示自己如同辛苦燃烧的柴火,为生活奔波劳碌,而“入爨声”则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忙碌。这句诗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次句“长安犹问破琴名”,这里“长安”借指京城或繁华之地,“破琴名”则是用典,出自《吕氏春秋·本味》中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故事,比喻知音难觅。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虽身处繁华之地,但内心仍渴望找到知音的情感。
第三句“新栖又长双桐子”,诗人以“新栖”形容自己得到梧桐树苗后的喜悦心情,同时“双桐子”象征着新生与希望,预示着未来美好的生长与发展。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最后一句“珍重南枝慰月明”,“南枝”在这里可能是指梧桐树的枝条,也暗含南方之意,诗人通过“南枝”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感激之情。“慰月明”则是在月光下,梧桐树的影子仿佛在安慰着明亮的月光,寓意着友情的温暖与长久。这一句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物之恩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