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日 微 冷 明 /杨 慎 巴 谚 教 移 火 ,邠 风 戒 授 衣 。病 嫌 添 夜 漏 ,寒 觉 爱 朝 晖 。吊 月 吟 蛩 苦 ,迎 霜 候 雁 稀 。黄 花 羞 白 发 ,不 肯 放 荆 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朝晖(zhāo huī)的意思:指早晨的阳光,比喻希望的曙光或新的希望。
风戒(fēng jiè)的意思:警惕风险,提高警觉
候雁(hòu yàn)的意思:指秋天时候雁群南飞,预示着季节的变迁和冬天的临近。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霜候(shuāng hòu)的意思:指冬季寒冷的天气。
夜漏(yè lòu)的意思:指夜晚时间过得特别快,比喻时间匆匆流逝。
吟蛩(yín qióng)的意思:指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蛩蛩声响而引发的思考和感慨。
迎霜(yí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积极主动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杨慎在九日这个季节感受到的微冷气候。首联"巴谚教移火,邠风戒授衣"引用了古代习俗,暗示天气渐凉,人们开始准备换季衣物,体现了秋天的到来。接下来的"病嫌添夜漏,寒觉爱朝晖"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更加敏感于夜晚的寒冷和早晨的阳光,流露出淡淡的忧郁情绪。
"吊月吟蛩苦,迎霜候雁稀"通过写月夜下的蟋蟀哀鸣和稀疏的南飞大雁,渲染出秋日凄清的气氛,也寓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黄花羞白发,不肯放荆扉"以菊花自比,感叹岁月催人老,即使面对萧瑟的秋景,也不愿闭门不出,流露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日的微冷气候,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而感性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