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澜 阁 宋 /项 安 世 先 生 高 阁 水 之 滨 ,一 秃 翁 从 众 主 人 。欲 说 观 澜 先 自 愧 ,况 逢 收 潦 更 难 陈 。霜 余 过 濑 声 逾 急 ,日 落 浮 霞 景 转 新 。千 里 迢 迢 春 不 断 ,陶 潜 曾 点 是 知 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断(bù duàn)的意思:不间断地、持续不断地
从众(cóng zhòng)的意思:指人们在行为、观点或态度上盲目跟从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高阁(gāo gé)的意思:形容地位高,权力大,或者形容人远离尘嚣,生活清净。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霞景(xiá jǐng)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的霞光景色,比喻景色美丽壮丽。
先自(xiān zì)的意思:先自在这里指的是自己先行动起来,率先做某事。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知津(zhī jīn)的意思:指明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能够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或解决问题。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千里迢迢(qiān lǐ 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旅途遥远,路程艰辛。
- 翻译
- 先生住在临水的高阁,一位光头老翁跟随众多主人。
想要谈论江景却先感到惭愧,更何况正值秋收时节,美景难以言表。
秋霜过后,溪流声越发急促,夕阳西下,晚霞映照下的景色焕然一新。
遥远的路程中春天连绵不绝,陶渊明也曾在这里找到过渡的指引。
- 注释
- 先生: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阁:楼阁,这里指住所。
滨:水边。
秃翁:形容老者头发稀疏。
众主人:指聚会中的主人。
观澜:观赏江水波澜。
愧:惭愧。
收潦:秋收,稻谷等农作物收割。
陈:陈述,描绘。
过濑:越过急流。
声逾急:声音更加急促。
浮霞:傍晚时的彩霞。
景转新:景色变得新颖。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春不断:春天无尽。
陶潜:东晋诗人,以隐居著称。
是知津:此处指陶潜知道如何欣赏和理解这里的美。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在水边高阁的场景,主人公项安世以一位清瘦的老者形象出现,与众主人相伴。他站在观澜阁上,面对滔滔江水,内心感到谦逊和感慨。诗人通过"欲说观澜先自愧"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敬畏,同时感叹在秋雨初歇、江水收拢的时刻,想要描绘其壮观景象却难以言表。
"霜馀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流的动态之美,晚风中浪涛声越发激昂,夕阳西下时天空的云霞变幻出新的色彩,展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起伏不定,时光流转。
最后,诗人以"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作结,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自然永恒与春天无尽的赞叹,同时也暗示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灵感和人生的方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