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
《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中还往酒家知,才到蓬蒿客便疑。

纵有少年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还往(hái wǎng)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诗中描绘了山中酒家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隐逸生活和文人交往的情境。

首句“山中还往酒家知”,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山中的酒家成为了诗人的常去之处,暗示了他可能过着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才到蓬蒿客便疑”一句,通过“蓬蒿”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酒家周围环境的荒凉或简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内心的淡泊。这里的“疑”字,既可能是对环境的疑惑,也可能是对来访者身份的猜测,增加了诗句的悬念感。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形象和性格。这里的“少年”可能是指那些有求学之心的年轻人,而“问字”则是询问学问之意。“子云”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诗人说即使有才华的年轻学子前来请教,也难以见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谦逊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文人交往中保持高洁、不慕虚名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赠别陈君授·其二

雷雨沅湘振滞冤,皇恩普出九重天。

乞儿犹恋权门火,应谓死灰能复燃。

(0)

和刘英臣见寄二绝句·其二

胸吞云梦欲八九,日诵古书常数千。

撑拄枯肠只堪睡,从君嘲我腹便便。

(0)

赠筠州司户施文叔二绝句·其一

高轩过我不停轮,风袂飘如出岭云。

渭北江东无尽意,何时重得细论文。

(0)

次韵卢赞元江亭即事二绝句·其二

江水磨铜鉴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

云间贪看新月上,不觉小舟流下滩。

(0)

送刘简之兄弟赴省

弟兄连榜俱高荐,正遇龙飞急诏求。

兰省深严清禁近,丹梯曾上广寒游。

岂惟一举两黄鹄,便好同修五凤楼。

草绿江南旧行路,春风归马控双虬。

(0)

送项直卿赴省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

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

亲闱日望泥金信,报我仍须寄好诗。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