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元美问余近事(其一)》。诗中描绘了山中酒家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隐逸生活和文人交往的情境。
首句“山中还往酒家知”,点明了地点和活动,山中的酒家成为了诗人的常去之处,暗示了他可能过着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接着,“才到蓬蒿客便疑”一句,通过“蓬蒿”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酒家周围环境的荒凉或简陋,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适应和内心的淡泊。这里的“疑”字,既可能是对环境的疑惑,也可能是对来访者身份的猜测,增加了诗句的悬念感。
“纵有少年能问字,也应难见子云奇。”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形象和性格。这里的“少年”可能是指那些有求学之心的年轻人,而“问字”则是询问学问之意。“子云”是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字,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诗人说即使有才华的年轻学子前来请教,也难以见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谦逊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文人交往中保持高洁、不慕虚名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