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雪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丘逢甲清
野菊
入眼惊看秋气新,孤芳难掩出丛榛。
英华岂复关培植,烂熳依然见本真。
淡极君心宜在野,生成傲骨不依人。
陶潜死后无知己,沦落天涯为怆神。
菊花诗四律·其二献菊
平生耻作呈身事,坐爱黄花淡不浓。
何忍投人羞晚节,不妨供佛借秋容。
飘零冷艳荆山璞,催送寒香古寺钟。
云水半瓶花一束,梵天持取对芙蓉。
忆上杭旧游·其十
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
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
元夕无月·其一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山村即目·其二
一角西风夕照中,断云东岭雨濛濛。
林枫欲老柿将熟,秋在万山深处红。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潮州春思·其六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
小砂壶瀹新鹪嘴,来试湖山处女泉。
寄怀许仙屏中丞·其三
归飞越鸟恋南枝,劫后馀生叹数奇。
破例山公初启事,投荒韩渥尚吟诗。
注书已厌谈孙武,变姓仍难隐子皮。
早岁钤韬且收拾,横渠依旧拥皋比。
清明日游白云山·其一
宣统二年春二月,尉佗城外作清明。
江山霸气无今古,莺燕时光半雨晴。
玉舄难逢方外士,银枪空吊劫馀兵。
东风一笑登高去,云白峰青万里情。
岁暮杂感·其五
昆崙馀干走沧溟,考异须占极外星。
杀运百年兵气白,飞机万里石云青。
鳌沉难定三神位,龙战将移五岳形。
尘秽海洲谈国势,消寒閒检赤霆经。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