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千里江山图·其一
曾把云山烂漫酬,杖藜随处贾胡留。
如今脚力那千里,水墨中间只卧浮。
太常引.同知崔仲明生日
太行千里政声扬。问何处、是黄堂。遗爱几时忘。
试听取、人歌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三万六千场。
但暮暮、朝朝醉乡。
集古.古道人
鹤骨飘飘紫府仙,香风引到大罗天。
无人寂寂春山路,洞在清溪何处边。
赴山阳
立马西风不忍行,往回只是片时程。
一年又作半年客,百里有如千里情。
落日寒林山下路,淡烟疏竹水边城。
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弟兄。
和东庵孔安道韵·其一
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吾乡。
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
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母应之饷黍
忆昔周室衰,周人咏黍离。
君今饷我黍,为赋黍离诗。
厥初蓺黍时,饭牛使牛肥。
八月黍未穫,胡儿驱牛归。
胡儿不满欲,我民还买犊。
今秋犊未大,又被胡儿逐。
胡儿皆饱肉,我民食不足。
食不足,尚可鬻子输官粟。
婆罗门引.重阳与元帅窦子温暨众友东城赏菊即席赋
浮空霁色,江涵秋影雁初飞。相逢共绕东篱。
点检樽前见在,人似晓星稀。
对满山红树,叶叶堪题。大家露顶。任短发、被风吹。
只恐黄花人貌,不似年时。
杯添野水,更何用、频频望白衣。沉醉后、携手方归。
洞仙歌.中秋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
料姮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恁樽前撩乱。
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
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閒一半。
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溪竹
崎岖一径逐溪斜,泛泛溪流带落花。
为问风前双燕子,衔泥飞去入谁家。
槐亭
蚁穴功名重,或作封侯梦。
主人心已闲,不为黄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