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祝允明明
秋宵苦雨
井上梧桐阁上钟,林间乌鸟草间虫。
与君尽是凄凉伴,若伴愁人最是侬。
南洲词四首·其一
盘门向南起,城里百花洲。
洲边隐客住,道是顾虎头。
太湖
咸池五车直下注,峨眉岱岳潜相通。
乾坤上下浮元气,郡国周遭护渚宫。
岩穴会因仙迹幻,鱼龙不助霸图雄。
拟把玄圭献天子,再看文命告神功。
见月
我后久何处,重光如旧明。
连当三夕见,喜似百年生。
常仪恒在御,羲轮日代行。
莫教巫女妒,淫潦复纵横。
歌风台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亡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大风飞云亦壮哉。
韩彭英卢相继死,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年馀,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法驾
蔚蓝天上郁萧台,五色云旌雉尾开。
法驾几多牛马走,不容凡世一夫来。
寄谢雍
谢家兰树有清芬,每诵澄江却忆君。
想得山庄长夏里,石床眠看度墙云。
春日醉卧戏效太白
春风入芳壶,吹出椒兰香。
累酌无劝酬,颓然倚东床。
仙人满瑶京,处处相迎将。
携手观大鸿,高揖辞虞唐。
人生若无梦,终世无鸿荒。
一曲
一曲娇歌酒一觞,难醒难醉又难忘。
争知一别还非易,满地月明归路长。
江行·其一
渡口人争发,出江舟已微。
钟声离岸小,帆影逐星稀。
朔雁连云度,寒潮伴月归。
苍然山一带,隐隐伏长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