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衡·元】(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ren/67c665af6a4c8835.html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黄卷内,消白日。
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道人生归去好,谁道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训子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
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
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
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
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
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
斯言殆可书诸绅。
有感·其三
归兴不可遏,归程待何时?
悠悠故乡心,一夕千里驰。
西风动霄汉,惨惨令人悲。
况我多病身,天涯久栖迟。
交游义难忘,岂忍轻别离。
重念丘陇远,娇儿正愚痴。
因循死异邑,后世将何遗。
所愿经营日,及此未全衰。
树桑墙以下,开畦水之湄。
既得舒困难,且可为镃基。
大暑登东城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霁凭陵。
何时太华高峰上,细嚼松阴六月冰。
喜秋晴
苦雨伤秋稼,朝云忽放晴。
碧空云尽捲,沧海日初升。
久客天涯兴,耕夫陇上情。
鸡豚并社酒,处处是欢声。
病中杂言五首·其四
直须眼孔大如轮,照得前途远更真。
光景百年都是我,华夷千载亦皆人。
痴阴冷堕云间雪,和气幽生地底春。
此意若教贤会得,也甘颜巷乐吾贫。
沁园春.东馆路中
自笑平生。一事无成。险阻备经。
记丁年去国,干戈扰攘,囗囗囗囗,踪迹飘零。
鲁道尘埃,齐封景物,旅况悠悠百恨增。
斜阳里,对西风洒泪,魂断青冥。家园未得躬耕。
又十载羁栖古魏城。
念拙谋难遂,丹心耿耿,韶华易失,两鬓星星。
五亩桑田,一区茅舍,快兴溪山理旧盟。
桥边柳,安排青眼,待我归程。
满江红.书怀
亲友留连,都尽道、归程息逼。
还可虑、干戈摇荡,路途难厄。
万事岂容忙里做,一安惟自闲中得。
便相将、妻子抱琴书,青山侧。行与止,吾能识。
成与败,谁能测。但粝餐糊口,小窗容膝。
桑梓安排投老地,诗书准备传家策。
使苏张重起论纵横,心难易。
宿卓水二首·其一
寒釭挑尽火重生,竹有清声月自明。
一夜客窗眠不稳,却听山犬吠柴荆。
北门观涨
雨水添新涨,陂湖没旧痕。
人迷堤口路,船上树头村。
岁事知前误,秋耕未可论。
谁怜徭役外,天亦吝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