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人大全 > 谈迁简介,谈迁的诗词名句
谈迁
谈迁

谈迁(1594~1658),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明诸生。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

他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替人抄写、代笔或作记室维持生活。南明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记室,出谋划策,力图恢复,很受高弘图、张慎言等赏识。后拟荐为中书舍人及礼部司务,他感到“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坚辞不就。后回家隐居。

谈迁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朝典故。他立志编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从明天启元年(1621)开始,历时20余年,前后“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一部编年体明史,共500万字,取名《国榷》。清顺治四年(1647),《国榷》手稿被窃。他时已53岁,发愤重写,经4年努力,矢志不挠,终于完成新稿。顺治十年,携稿随人北上,在北京两年半,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书成后,署名“江左遗民”,以寄托亡国之痛。十四年,去山西平阳祭奠先师张慎言,病逝于旅舍。《国榷》以《明实录》为本,参阅诸家史书,考证订补,取材广博,选择谨严,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著作另有《枣林杂俎》、《北游录》、《枣林集》等。

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其注心。著有《国榷》一书。50多岁完成原稿,但被小偷偷走,在受到打击后,他便从痛苦中挣脱出来,编著一部新的《国榷》。新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
(0)

渡江

明·谈迁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楫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0)

广陵

明·谈迁

南朝旧事一芜城,故国飘零百感生。

柳影天涯随去辇,杨花江上变浮萍。

远山依旧横新黛,断岸还看散冷萤。

今日广陵思往事,十年前亦号承平。

(0)

里妇陈氏微甚守志不嫁为录之

明·谈迁

鸠声春雨雁声霜,十亩青苗五亩桑。

血泪不啼残后镜,寒砧惟捣嫁时裳。

宵光辞绩潜相谢,苛政催租黯自伤。

辛苦田家锄笠在,孤儿他日便农装。

(0)

青县

明·谈迁

蔀屋炊烟少,伤心客里过。

河鱼方大上,猛虎不堪苛。

天地诚刍狗,民生足蟹螺。

道旁柳且尽,欲折意如何。

(0)

挽钱塞庵相国·其二

明·谈迁

南园北渚任春风,芳草凄其怨落红。

骨肉断肠俱意外,江湖触目遍愁中。

韦编晚绝方诠《易》,《南史》初成既表忠。

欲洒羊昙无限泪,西州非复旧时同。

(0)

挽钱塞庵相国·其一

明·谈迁

首胪元辅浙人三,接踵于公更出蓝。

敢谓裴休通梵夹,谁知宋玉吊江潭。

仕涂终始归邙北,皇路参差出昴南。

太息人间徒扼腕,早留放下一茅庵。

(0)

徐旷侯先辈北上

明·谈迁

雁陈寒,马蹄苦,长安梨花半飞舞。

帝京空有黄金台,平津东阁何时开。

绿杨依旧江南路,秣陵草色袍如故。

春风吹送木兰舟,秋色犹怜桃叶渡。

疏髯短鬓不解愁,黑貂时欲换羊裘。

会将对策董内史,博取乘车马少游。

(0)

题徐道力壁上墨梅

明·谈迁

狞龙蜿蜒几千尺,下挟风雷喷四壁。

天公激怒醒长梦,左耳割入华阳洞。

怨血流腥涌墨云,枯鳞脱尽三江冻。

苍髯笔笔皴莓苔,寒冰尽裂横飞来。

长风万里吹不落,羌笛关山易萧索。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