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岂无石,厥状皆可荐。
或裁基栋宇,礧砢成广殿。
或将破仇敌,百炮资苦战。
今之洞庭者,一以非此选。
所奇者嵌崆,所尚者葱茜。
碧霞(bì xiá)的意思:碧霞指的是美丽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槎牙(chá yá)的意思:指牙齿之间互相咬合、磨擦的声音。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洞穴(dòng xué)的意思:指在洞穴中居住或生活。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栋宇(dòng yǔ)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大宏伟,具有雄伟的气势。
端然(duān rán)的意思:指态度端正,举止庄重,不苟且,不随便。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
环钏(huán c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环环相扣,环环相连。
会面(huì miàn)的意思:相见、见面
精光(jīng guāng)的意思:形容非常明亮、非常光亮。
刻削(kè xuē)的意思:形容文字或刻画等极为精细、准确。
苦战(kǔ zhàn)的意思:艰苦地战斗,形容在困难的环境下奋力作战。
良工(liáng gō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出色的人。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流眄(liú miǎn)的意思:形容眼神流转不定,不安定或深情款款。
旁穿(páng chuān)的意思:指旁边穿过去,表示旁观者的态度和行为。也可形容事情与自己无关,不愿干涉。
嵌崆(qiàn kō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品德等超出常人,高出一等。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天质(tiān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天生才能或品质。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温瑜(wēn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行温和,举止优雅。
五明(wǔ míng)的意思:指人的五官明亮、神采奕奕,形容人容貌光彩照人。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质变(zhì biàn)的意思:指事物的性质或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五明扇(wǔ míng shàn)的意思:指人的眼睛明亮而有神。
这是一首描写太湖石的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示了太湖石独特的美丽与实用。开篇即以“他山岂无石,厥状皆可荐”强调其他山中的石头虽多,但无法与太湖石相提并论。
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太湖石在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从“端然遇良工,坐使天质变”可见,太湖石在巧手工匠的雕琢下能改变其原本的面貌,成为各种建筑装饰的材料,如“礧砢成广殿”,或是精美的艺术品,“剖出温瑜,精光具华瑱”。太湖石不仅用于平和的场合,也能用来增强军事实力,“或将破仇敌,百炮资苦战”。
此外,它还可被雕刻成镜子,留名后世,“或用镜功名,万古如会面”。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太湖石的多功能性和其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这些常见的应用上,而是转向对比,指出现在所见的洞庭湖之景与以往的太湖石大相径庭,“今之洞庭者,一以非此选”。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现实中无法找到与传说中美丽、强大的太湖石相匹配的自然景观感到遗憾。
接下来的“槎牙真不才,反作天下彦”可能是在自谦,同时也在表达对自己才能的不满和对理想之物的向往。而“所奇者嵌崆,所尚者葱茜”则继续描绘太湖石的独特之处,它们既有陡峭险峻的一面,也有柔美细腻的一面。
诗中后续部分对太湖石的雕刻和装饰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例如“旁穿参洞穴,内窍均环钏”和“刻削九琳窗,玲珑五明扇”,这些描写展示了工匠们在雕刻中所展现出的技艺和太湖石的精致美丽。
结尾处,“新雕碧霞段,旋破秋天片”可能是在表达太湖石被雕刻后所呈现的新景象,以及这种景象如同破晓后的秋日天空一般清新脱俗。最后“无力置池塘,临风只流眄”则是诗人在面对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时感受到的无力感和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物质与文化创造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