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草头(cǎo tóu)的意思:草头指的是草的顶部或头部,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高的地位。
唇齿(chún chǐ)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
此个(cǐ gè)的意思:此个表示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用来强调或突出某个对象。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上老(shàng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是则(shì zé)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确实或肯定。
随缘(suí yuán)的意思:顺从自然的安排,不强求,顺其自然。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形骸(xíng hái)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形体。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自己(zì jǐ)的意思:指个人,表示一个人独立思考、做事、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所作,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似与不似"的哲学问题。"似则不是,是则不似"表达了一种超越表象的真理观,即事物看似如此,却又非真实;看似不似,却恰恰是真实的本然。"动兮行云,静兮止水"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心境,动态如行云,静止如止水,体现了禅宗对动静无常的理解。
"能随缘,不堕类"强调顺应自然,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或类别,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百草头上老僧,二仪已前自己"进一步表达了禅者的自我觉醒和超脱,即使在最平凡的事物中也能找到自我的存在。最后两句"莫将此个形骸,枉挂他人唇齿"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形象,以免被他人评说所束缚,回归内心的宁静。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展现了禅师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