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萝春长蔓,风竹暮生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王 法 师 房 宋 /翁 卷 应 有 列 仙 至 ,观 当 灵 洞 安 。月 萝 春 长 蔓 ,风 竹 暮 生 寒 。印 下 鬼 神 役 ,鼎 交 龙 虎 欢 。寻 常 应 缘 外 ,多 把 异 收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交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两条龙相交相融,形容关系紧密、合作默契。
列仙(liè xiān)的意思:指在神话传说中,被封为仙人的人物列举起来,形容仙人众多。
灵洞(líng dò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才智非常敏捷、聪明。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暮生(mù shēng)的意思:晚年生活贫困、困苦。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异书(yì shū)的意思:
珍贵或罕见的书籍。《后汉书·王充传》“著《论衡》八十五篇” 李贤 注引 晋 袁山松 《后汉书》:“ 充 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 蔡邕 入 吴 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其后 王朗 为 会稽 太守,又得其书,及还 许 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书。’”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典籍》:“秘书监 牛宏 表请分遣使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縑一疋,校写既定,本还其主,由是人间异书,往往间出。” 宋 苏轼 《次韵韶倅李通直》之二:“欲从 抱朴 传家学,应怪 中郎 得异书。”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文人好逞狡獪,或欲夸示异书……故往往託古籍以衒人。”
应缘(yìng yuán)的意思:根据缘分或机缘的安排,顺应自然而发生的事情。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 翻译
- 期待着仙人降临,来观看这神圣洞府的安宁。
月光下的萝藤在春天里蔓延生长,傍晚的竹林中吹过一阵阵寒风。
法印之下,鬼神听命,宝鼎之中,龙虎欢腾。
平常的日子里,应该多去研读那些非凡的书籍。
- 注释
- 列仙:指仙人或神话中的高人。
灵洞:指神秘或神圣的洞府。
月萝:月光下的藤蔓。
风竹:风中的竹子。
鬼神役:指法力可以役使鬼神。
龙虎欢:象征吉祥或神秘力量的结合。
寻常:平常的日子。
异书:指非同寻常的书籍,可能包含秘籍或玄学知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题写在王法师房的一首作品,通过对法师居所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应有列仙至"暗示了此处可能有仙人出入,体现了道教文化中的仙境想象。"观当灵洞安"进一步强调了法师房的神秘与宁静,仿佛是一个通向灵性的洞天福地。
"月萝春长蔓,风竹暮生寒"两句,通过月光下的藤蔓和夜晚微凉的竹林,营造出清幽的自然景象,寓意着法师修行生活的恬淡与静谧。"印下鬼神役,鼎交龙虎欢"则描绘了法师运用法力,或是炼丹炼器的场景,展现了神秘的道家仪式。
最后两句"寻常应缘外,多把异书看",点明法师的生活并不局限于日常,而是追求超越世俗的智慧,常常研读深奥的经书,寻求更高的境界。整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法师的修行生活以及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