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岁寒松柏图》
《岁寒松柏图》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朔气能寒海上山,却留苍翠倚云间。

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

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

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实(bǎi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坚定不移,稳固可靠。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鹤笙(hè shēng)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如鹤鸣笙箫。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能寒(néng hán)的意思:能够感受到寒冷,形容感受冷气的能力或触觉敏锐。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栖乌(qī wū)的意思:指栖息在乌鸦身上的寄生物,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无本领。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霜标(shuāng biāo)的意思:指秋天初霜降临,植物叶子上结霜,意味着季节的转变和寒冷的到来。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天泽(tiān zé)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泽和福利。

倚云(yǐ yún)的意思:倚靠在云上,形容高傲自大的样子。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寒松柏图,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松柏在严冬中的坚韧与不屈。首句“朔气能寒海上山”,以凛冽的北风渲染出冬日的寒冷,但紧接着“却留苍翠倚云间”一句,巧妙地将这种严寒与松柏的苍翠生机形成对比,展现出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顽强生长。

“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鹤与乌的形象融入画面中,鹤在笙声中翩翩起舞,乌鸦在月光下归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同时,也暗示了松柏不仅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精神寄托的对象。

“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松柏虽高耸入云,但其坚韧的精神品质却能跨越时空,影响深远,如同天泽之恩泽,虽远而至,难以超越。这不仅赞美了松柏的自然之美,更寓意着高尚人格的永恒价值。

最后,“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一句,以松柏的常青比喻人的长寿与青春永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旅兴·其十五

西风吹硕果,草茅思索绹。

搣搣卉木零,唧唧寒虫号。

百川日夜流,泰山何其高。

沉浮自有定,汲汲无乃劳。

(0)

当垆曲

光艳动春朝,妆成映洛桥。

钱多自解数,筝涩未能调。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饶。

深谢诸年少,来沽不待要。

(0)

过保圣寺

隔江寒雾隐楼台,远逐钟声放艇来。

乱后不知僧已去,几堆红叶寺门开。

(0)

雪中

舟绝寒江冻不潮,萦沙拂柳影翛翛。

才从渔浦矶边积,还向樵村竹外飘。

扑马忆从年少乐,点袍曾逐侍臣朝。

如今独坐吟诗句,茅屋茶烟冷未消。

(0)

偃松行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0)

三高祠三首·其一范蠡

功成不恋上将军,一舸归游笠泽云。

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