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实(bǎi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坚定不移,稳固可靠。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鹤笙(hè shēng)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高亢激昂,如鹤鸣笙箫。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能寒(néng hán)的意思:能够感受到寒冷,形容感受冷气的能力或触觉敏锐。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栖乌(qī wū)的意思:指栖息在乌鸦身上的寄生物,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生活无本领。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霜标(shuāng biāo)的意思:指秋天初霜降临,植物叶子上结霜,意味着季节的转变和寒冷的到来。
朔气(shuò qì)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寒气。
天泽(tiān zé)的意思:指上天赐予的恩泽和福利。
倚云(yǐ yún)的意思:倚靠在云上,形容高傲自大的样子。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岁寒松柏图,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松柏在严冬中的坚韧与不屈。首句“朔气能寒海上山”,以凛冽的北风渲染出冬日的寒冷,但紧接着“却留苍翠倚云间”一句,巧妙地将这种严寒与松柏的苍翠生机形成对比,展现出即使在最严酷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顽强生长。
“时看舞鹤笙前下,长听栖乌月里还”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鹤与乌的形象融入画面中,鹤在笙声中翩翩起舞,乌鸦在月光下归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诗意。同时,也暗示了松柏不仅是自然界的象征,也是文人雅士精神寄托的对象。
“天泽九重承自远,霜标千仞渺难攀”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松柏虽高耸入云,但其坚韧的精神品质却能跨越时空,影响深远,如同天泽之恩泽,虽远而至,难以超越。这不仅赞美了松柏的自然之美,更寓意着高尚人格的永恒价值。
最后,“休疑绿鬓年年好,柏实松苓总驻颜”一句,以松柏的常青比喻人的长寿与青春永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偃松行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偃松行》【明·高启】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3567c67f85295b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