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路依溪口,幽寻复有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深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村路依溪口”,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的小路紧邻溪流出口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定下了清幽的基调。接着,“幽寻复有谁”一句,既是对探寻者身份的疑问,也暗示了这种探索的孤独与深邃,引人遐想。
“藤垂牡蛎屋,鹤过芰荷池”两句,通过“藤”、“牡蛎”、“鹤”、“芰荷”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藤蔓垂挂于屋檐,牡蛎点缀其间,鹤鸟轻盈地飞过荷塘,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寡语存公道,修心静百思”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思考。在言语稀少中保持公正,通过修行使心灵平静,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思绪,保持理性和深度的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也是对社会公正和内心平和的向往。
最后,“萧萧风入户,寒雨欲来时”描绘了即将来临的风雨前的宁静氛围。微风吹动着门窗,预示着一场寒雨即将降临,这样的景象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隐含了对变化无常的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季行可
当年阙下久栖迟,故里归来万事非。
访旧几人成鬼录,伤君未老弃亲闱。
开樽尚想延宾醉,发廪犹思赈岁饥。
积庆流芳知未艾,会看门户日光辉。
重阳有作呈朝宗
残年脚力已摧颓,不谓登高尚可来。
每恨故人多爽约,那知今日共衔杯。
挪挲黄菊香仍在,怅恨朱颜挽不回。
君若此时犹惜醉,酒怀更待几时开。
送谢子肃之官
吾乡人物苦彫零,赖子传家有典刑。
仕宦方期行古道,姓名早已达天庭。
致君事业须先办,涉世风霜要饱经。
终不负丞宁久屈,会看感遇际千龄。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