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穷群籍内,身老众人前。
《漫兴三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恭尹在历经十八年的岁月后,借居于江边,与书籍为伴,最终心系故土的情怀。诗中通过“借屋增江口”开篇,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特殊性,江水悠悠,时间流逝,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悠长。
“悠悠十八年”一句,不仅指时间的漫长,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接下来的“力穷群籍内”,透露出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屋,却在书籍的海洋中寻求精神寄托,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身老众人前”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衰老,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在“曲巷来风满,闲门得月偏”的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美好,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最后,“有生同是寓,终恋墓边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无论是谁,都只是暂时寄居于世间。然而,对于诗人来说,故乡的土地是他永恒的牵挂,即使身在异乡,心中始终向往着那片承载着家族记忆和情感的土地。
整首诗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知识、自然和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