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真公还星岩精舍·其一》
《送真公还星岩精舍·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隔水见山影微风有无

不知玉屏上,谁与白云孤。

石小亦成洞,峰多不出湖。

茅茨归去好,霜月在高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微风(wēi fēng)的意思:微弱的风,指轻柔的风。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玉屏(yù píng)的意思:指美玉雕刻成的屏风,比喻美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云雾缭绕的景象。首句“隔水见山影”,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山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朦胧与梦幻。接着,“微风吹有无”一句,通过轻柔的风,营造出一种飘渺不定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不知玉屏上,谁与白云孤”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山峰比作玉屏,白云则像是孤独地依附于其上的点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孤独之感的思考。这种孤独并非真正的寂寞,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归隐之意。“石小亦成洞,峰多不出湖”两句,通过描述小石洞和众多山峰与湖泊的关系,暗示了隐居生活中的简单与宁静。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石洞,也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而众多山峰虽多,却也难以完全覆盖整个湖面,象征着即便是在繁华世界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最后,“茅茨归去好,霜月在高梧”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茅屋、霜月、高梧,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游大涤

未了烟霞痼,来从大涤游。

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

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

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

会须寻石室,相继筑菟裘。

(0)

五季相冯道

历代成规知谨守,五朝八姓诰封新。

改辞易面何无耻,视古夷齐不愧心。

(0)

丹阳湖

岛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巳入周,范蠡未辞越。

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0)

捕蝗

翁妪妇子相催行,官遣捕蝗赤日里。

蝗满田中不见田,穗头栉栉如排指。

凿坑篝火齐声驱,腹饱翅短飞不起。

囊提籯负输入官,换官仓粟能得几。

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

只应食尽田中禾,饿杀农夫方始死。

(0)

故人梁天机家岢岚即五台山之南也余驰使云中道出山后跂望不及因成拙句以寄之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

(0)

松竹

锄兰种松竹,意嫌兰易衰。

土气不变恶,物性先自欺。

劲竹见破节,直松生曲枝。

嗟嗟松与竹,空使幽兰悲。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