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亦成洞,峰多不出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间的静谧画面,充满了禅意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云雾缭绕的景象。首句“隔水见山影”,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世界,山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几分朦胧与梦幻。接着,“微风吹有无”一句,通过轻柔的风,营造出一种飘渺不定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不知玉屏上,谁与白云孤”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山峰比作玉屏,白云则像是孤独地依附于其上的点缀,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孤独之感的思考。这种孤独并非真正的寂寞,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归隐之意。“石小亦成洞,峰多不出湖”两句,通过描述小石洞和众多山峰与湖泊的关系,暗示了隐居生活中的简单与宁静。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石洞,也能成为心灵的避风港;而众多山峰虽多,却也难以完全覆盖整个湖面,象征着即便是在繁华世界中,也有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最后,“茅茨归去好,霜月在高梧”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茅屋、霜月、高梧,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大涤
未了烟霞痼,来从大涤游。
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
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
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
会须寻石室,相继筑菟裘。
故人梁天机家岢岚即五台山之南也余驰使云中道出山后跂望不及因成拙句以寄之
君家在山南,我行在山北。
山如碧连城,千里万重隔。
我行君不知,乘冰赴异域。
异域无春风,未晚日先黑。
思君应在家,游衍甘眠食。
复恐为荐书,去谒天子国。
寒云在山头,应见真消息。
我欲讯寒云,云飞攀不得。
我马不行空,如何度山侧。
相望两不知,立马情何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