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其二》
《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其二》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

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躬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多言(duō yán)的意思:多说话或多发表意见

躬行(gōng xíng)的意思:亲自实践,身体力行

工夫(gōng fu)的意思:指时间、精力和努力所花费的工夫。

贵躬(guì gōng)的意思:指自身行为严谨、自律,以身作则。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日报(rì bào)的意思:指每天出版的报纸,报道当天的新闻和信息。

惟一(wéi yī)的意思:独一无二、唯一的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言意(yán yì)的意思:言辞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翻译
一直以来,我常常在敬斋的话语中表达,只担心言语过多意思不清晰。
今天,我只对你说一句话,真正重要的在于亲身实践。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屡著:多次表达。
敬斋语:敬斋的话语(敬斋可能指代某个人或者某个地方,这里指作者经常发表意见的地方)。
正恐:只怕。
多言:过多的言语。
意未明:意思不明确。
今日:今天。
报君:告诉你。
惟一句:只有一句话。
工夫:功夫,这里指行动或实践。
端的:的确,真正。
贵躬行:贵在亲身去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名为《叶夷中屡以书求予记敬斋予往年尝为亲旧为记及铭矣今独成两绝句寄之》(其二)。诗中的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与回忆。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

这两句表明诗人过去曾多次提及敬斋,但担心自己的话语过多而难以表达出真正的意思。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反映出了他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贵躬行。"

在这两句中,诗人表示今天只想告诉朋友一句话,那就是要珍重自己的修养与行为。这句话传达了深层的道德关怀和对友人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和对品行端正的追求,是一首蕴含深意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罗浮梦

月落参横夜五更,荒园睡觉不胜情。

铅华满世皆春梦,赢得罗浮野梦清。

(0)

兰谷

石屋幽深小径斜,繁芳删尽地清华。

坛荒尚谱宣尼操,畹废犹存屈子家。

霜净独馀凋后叶,泉香时泛落来花。

南州高士元萧散,入室无人亦自嘉。

(0)

题画赠乡友朱景昭

我本麋鹿俦,久居山水窟。

十年走黄尘,双鬓生华发。

愁来能自遣,画就即吟诗。

兴至不可道,醉墨交淋漓。

清风每盈襟,白云将随席。

潇湘与洞庭,千里穷咫尺。

东吴有佳士,观光来国都。

手持一片玉,需我作新图。

胸中有丘壑,肯为流俗写。

感君交谊深,何吝重挥洒。

青峦叠霄汉,绿树带烟霞。

悠哉清绝地,彷佛似君家。

君家吾住近,只隔东西水。

林下草堂开,宾朋日延伫。

投老恋乡土,每画想林泉。

形泊不能往,空赋式微篇。

(0)

采莲曲

南风挥挥水上来,五月六月芙蕖开。

红妆绿鬓谁家女,青苧缝裙一色裁。

船头摘花歌且坐,船尾夷犹摇浆和。

忽惊山雨过横塘,撑入柳阴看雨过。

晴来复爱锦云柔,争唱斜阳不肯休。

趁得落潮归又晚,一弯新月在溪头。

(0)

螺园诗三十首·其十七报峨轩

桑田沧海世如流,万劫筹山此处求。

座下金羊惊暖冱,眼前玉兔识春秋。

瑶池殿上灵椿酒,阳子宫中碧杏瓯。

报说人间圆日近,黄河清处是丹丘。

(0)

栖霞见青桃

来日红桃尚有花,青桃如弹过栖霞。

无端马首还东去,直看青山到海涯。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