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楘州王学士》
《送楘州王学士》全文
宋 / 刘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草碧将歇,江南乱飞

王孙去有适,綵服粲生辉

古郡富山水斯人海沂

惟应布宽诏谈笑风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风徽(fēng huī)的意思:指风度和品德超群的人,也指具有独特气质和风采的人。

海沂(hǎi yí)的意思:指人心悲凉、感伤忧愁的样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宽诏(kuān zhào)的意思:宽宏大量的敕命或诏书

乱飞(luàn fēi)的意思:指物体或事物在空中随意飞扬、四处飘散的状态。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生辉(shēng huī)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因为出众而显得光彩照人,引人注目。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送楘州王学士》,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日的景象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春草碧将歇”,描绘了春天里绿草渐褪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时光的流逝。接着“江南莺乱飞”一句,以生动的鸟鸣声渲染出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王孙去有适,彩服粲生辉”两句,借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王学士即将前往楘州任职的祝福与期待。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泛指友人;彩服,古代官服的一种,此处象征着友人的荣耀与身份。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风采,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古郡富山水,斯人歌海沂”则进一步描绘了楘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古郡的山水之美与友人的才华相得益彰,预示着友人在新的环境中将会有不凡的表现和成就。

最后,“惟应布宽诏,谈笑树风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赴任后能够得到朝廷的宽大政策支持的期望,以及对友人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施展才华、树立良好形象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期许。

作者介绍
刘敞

刘敞
朝代:宋   字:原父   生辰:1019—1068

刘敞(1019—1068)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猜你喜欢

次韵袁起岩提刑游金焦二山二首·其二

忆曾归自雪边州,帆落中?小系舟。

食蛤坐来期汗漫,驾鸿飞去揖浮丘。

卧游久矣无登览,辱赠跫然有唱酬。

寂寞东皋舒啸后,为君濡笔赋临流。

(0)

楚公鹰

与鹰写真惟楚公,与公作歌惟老杜。

画托此歌以不朽,至今人诵抟空句。

相传妙画旧通灵,乌鹊不敢巢庭树。

饥未饱肉资远击,凛然戴角乃□顾。

枯枝绝笔半已讹,飞鸟脱字无缘补。

好事能来一赏音,不必移之在缣素。

(0)

早起

鼕鼕五鼓动,客子推枕起。

馀灯明壁间,照我发垂耳。

呻吟与鼻息,彻晓声未已。

谁言吴越异,疾痛切吾体。

向来参内篇,久已一生死。

区区穷通者,未足置愠喜。

渠方怒张髯,我亦笑弹指。

珍重青原山,岁晚吾与尔。

(0)

湖山人隐居

幽人不管兴亡事,赢得三年只下帘。

居介两山今李愿,园开三径古陶潜。

传家书已为儿计,种秫田应为客添。

要与山神结缘去,一丘分我卜茅檐。

(0)

砻岩

尝闻仙人渡海术,授以尺杖如飞龙。

凭虚闭目不敢瞬,波涛汹涌喧天风。

兹岩山窟飞海岸,直扫一涧声何雄。

瞑行千步水入耳,明探万壑云生胸。

嵚崖滴乳芝玉脆,剜穴喷水莲腮红。

神仙缥缈在何许,心平意定天为通。

此行况复匪游戏,出门借问春耕农。

(0)

答王学士

已著山人屐,那能远入城。

艰难思变姓,老大畏争名。

病叶兼虫响,闲云肯雨行。

长怀陶靖节,出处意分明。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