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赠 宣 义 大 师 英 公 宋 /李 若 拙 昔 岁 高 名 动 九 重 ,衡 山 别 后 碧 云 空 。紫 袍 亲 受 龙 墀 上 ,白 足 频 登 虎 殿 中 。小 篆 每 轻 秦 相 法 ,隸 书 犹 鄙 晋 臣 功 。多 才 多 艺 如 师 少 ,当 世 群 贤 尽 嚮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当世(dāng shì)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社会。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高名(gāo míng)的意思:名声很高,声誉卓著。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虎殿(hǔ diàn)的意思:指权势极大的人或机构的势力范围。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隶书(lì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一种字体,也用来比喻书写工整规范。
龙墀(lóng chí)的意思:指帝王的座位,也比喻权力和地位。
群贤(qún xiá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昔岁(xī suì)的意思:指过去的岁月,以及过去的时光。
相法(xiāng fǎ)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相互关系、规律来处理问题的方法或原则。
小篆(xiǎo zhuàn)的意思:指非常小的篆刻字体,也用来比喻非常狭小的空间或范围。
紫袍(zǐ páo)的意思:指皇帝的服装,也借指帝王的尊贵地位。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艺术技能。
- 注释
- 昔岁:过去。
高名:显赫的名声。
九重:皇宫深处。
衡山:地名,此处代指分别之地。
碧云空:形容天空清澈。
紫袍:古代官员的紫色官服。
龙墀:宫殿的台阶,象征皇权。
虎殿:指朝廷或皇帝的殿堂。
小篆:秦朝的文字。
秦相法:秦朝丞相的书法风格。
隶书:汉朝的一种字体。
鄙:轻视。
晋臣:指晋朝的臣子。
师少:师,指师长,这里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前辈。
群贤:众多有才德的人。
响风:像风吹过,形容众人仰慕。
- 翻译
- 昔日的名声震动皇宫深院,衡山分别后,碧空如洗。
在龙椅上亲自接受紫袍加身,频繁出入虎殿之中。
轻视秦相的小篆书法,仍贬低晋臣的隶书功绩。
才华横溢如师少,当世众多贤才都仰望他的风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若拙所作,奉赠给宣义大师英公。通过这短短的八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受赠者的崇敬之情,以及他个人修养与才艺的展示。
"昔岁高名动九重,衡山别后碧云空。"
这里,诗人提及自己昔日在朝廷中的显赫声望,以及在衡山分别之后,那清幽的碧云似乎成为空白,反映了一种失落和孤寂的情感。
"紫袍亲受龙墀上,白足频登虎殿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曾经获得过皇帝赐予的荣誉——穿着紫色的官服,在龙形装饰的宫殿前接受尊贵的待遇,以及他常常出入权力核心——虎殿,显示了他的地位非同小可。
"小篆每轻秦相法,隶书犹鄙晋臣功。"
诗人在这里展示自己的书法才华,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秦代相传的“小篆”字体之美,更有对隶书这一晋代官员所擅长书体的敬仰。
"多才多艺如师少, 当世群贤尽响风。"
最后两句表明诗人不仅在文学上多才多艺,而且他的才华在当时被誉为难得,仿佛是古代圣人师少一般,他的声名引起了众多贤士的共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过去荣耀的回顾和个人才艺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对受赠者的崇敬,以及他自己在当时文学艺术界的地位。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孤寂感,似乎是在表达一种超越世俗功名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瓦棺寺看月同吴翁晋梅季豹郭圣仆志若真全二上人分得圆字
问偈过诸天,松间片月悬。
光分三世火,影灭半林烟。
云驶看疑运,霜明望更鲜。
玉绳低下土,金镜照迷川。
悟景应知幻,标枝可喻禅。
籁兼心共寂,轮与果俱圆。
散彩高幡外,生辉断磬边。
晓钟催渐落,长夜竟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