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絷 白 马 诗 上 薛 仆 射 唐 /平 曾 白 马 披 鬃 练 一 团 ,今 朝 被 绊 欲 行 难 。雪 中 放 去 空 留 迹 ,月 下 牵 来 只 见 鞍 。向 北 长 鸣 天 外 远 ,临 风 斜 控 耳 边 寒 。自 知 毛 骨 还 应 异 ,更 请 孙 阳 仔 细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放去(fàng qù)的意思:指某一规定、原则或法律适用于任何地方和情况。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马披(mǎ pī)的意思:形容人的衣服破烂不堪。
毛骨(máo gǔ)的意思:形容极为清楚、明显,没有一丝一毫的疑惑。
孙阳(sūn yáng)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豪爽慷慨,不拘小节,勇往直前。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细看(xì kàn)的意思:仔细观察或审视事物。
一团(yī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杂乱无序,没有条理。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仔细(zǐ xì)的意思:细心、小心,不马虎。
- 注释
- 白马:白色的马,常用来象征纯洁或尊贵。
鬃练一团:形容马的鬃毛洁白如练,整洁漂亮。
绊:绊住,束缚。
欲行难:想要行走却难以行动。
空留迹:只留下空空的足迹,表示马已被牵走。
月下牵来:在月光下牵着马走来。
见鞍:看见马鞍,暗示马不在。
向北长鸣:向北方发出长啸,常指思乡或怀远之情。
天外远:形容距离极远。
临风斜控耳边寒:在风中,马头倾斜,耳边感觉寒冷,形象描绘马的孤独。
毛骨还应异:毛发和骨骼与众不同,比喻有特殊才能或品质。
更请孙阳仔细看:希望得到伯乐的赏识和评价。
孙阳:即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翻译
- 白马身披如雪的鬃毛,宛如一团白练,今日却被绊住难以行走。
在雪地上放开它,只留下前行的足迹,月光下牵来,只见空空的马鞍。
它向北方长啸,声音遥传至天边之外,迎着风,侧头低垂的耳朵显得凄凉。
它自知自己的骨骼与众不同,更希望孙阳这样的伯乐能仔细审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一匹白马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首句“白马披鬃练一团”即刻画出一副生机勃勃的场景,白马的毛发蓬松如同练习书法时墨线交织,显示出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美。
接下来的“今朝被绊欲行难”,则透露出诗人面临困境或心中的不易,仿佛那匹本应自由奔跑的白马,如今却因某种原因被迫停滞,无法展现其原本的活力和速度。这也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表达了对于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感慨。
“雪中放去空留迹,月下牵来只见鞍”两句,更增添了一份寂寥和神秘。雪地上的脚印,是白马曾经走过的痕迹,而月光下的鞍,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的描写既美化了自然环境,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
“向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控耳边寒”这两句,则通过白马的长啸声和耳边的寒意,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白马的啸声似乎穿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而耳边的寒意,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孙阳仔细看”两句,诗人显得更加内省和深沉。通过对白马“毛骨”的观察,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状态,而“更请孙阳仔细看”,则是在向某位朋友或知己展示这份独特的感悟,希望得到理解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白马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流露出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人日瀛台即目
人日率逢斋,法宫虔端凝。
今年已祈谷,春雪况被塍。
令节气始和,即事传攀登。
宴赏例不举,丘壑致可凭。
积素缬珠林,喷流泻玉崚。
一屏丝管闹,转觉襟怀澄。
揽胜新景会,勒璧旧题曾。
新旧信傥然,流阴尔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