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高机宜送别·其二》
《次韵高机宜送别·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士价如君玉堂陈陈腹笥汉文章。

即今綵笔春争媚,它日青藜夜有光。

诗力不劳凌汝辈才名况自溢班行

清篇见属吾何取,愧闯辞坛阙寸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行(bān háng)的意思: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行列而行走。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陈陈(chén chén)的意思:形容事物陈旧、过时,缺乏新意。

寸长(cù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长度非常短。

腹笥(fù sì)的意思:指人的腹部饱满,形容吃得饱饱的样子。

汉文(hàn wén)的意思:指汉字书写的文字。

何取(hé qǔ)的意思:表示在众多选择中,不知道该选取哪一个。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汝辈(rǔ bèi)的意思:亲属、同辈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诗力(shī lì)的意思:指诗歌的力量和魅力,表示诗歌所具有的深远影响力和感染力。

它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某一天。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玉堂(yù táng)的意思:指高贵、尊贵的地方或场所。

注释
士价:人的价值。
玉堂:古代官署名,比喻显赫的地位。
腹笥:学问渊博。
汉文章:汉代的文学经典。
綵笔:彩色的笔,比喻文采。
春争媚:春天竞相展现美丽。
青藜:古代学府中的藜杖,象征求知。
夜有光:夜晚也能照亮。
凌:超越。
汝辈:你们这些人。
班行:官场或文人行列。
清篇:清雅的诗篇。
吾何取:我应从何处学习。
愧闯:惭愧闯入。
阙寸长:欠缺一分才能。
翻译
你的价值如同定玉堂,满腹经纶饱含汉代的文章。
如今你的彩笔在春天争艳,未来夜晚研读青藜也会发光。
你的诗才无需劳烦超越你们,名声才华自然超过同僚行列。
你的清丽篇章赠予我,我又能从中汲取什么,只感到惭愧未能在文坛上有所增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次韵高机宜送别(其二)》。诗中,诗人将朋友比作价值如玉的君子,形容他的学识丰富,如同汉代学者的腹中满载文章。诗人祝愿他在未来的日子里,如春天的彩笔般展现出才华,夜晚研读时青藜之光照人。他自信地表示,即使在诗才上不必超越众人,但他的才名已足以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最后,诗人谦虚地表示,如果能收到朋友的清丽诗篇,自己深感荣幸,只是遗憾未能在辞章上有所增益。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期待,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省。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春郊再和百旃·其三

辛夷千片送残莺,尽角声中有暮莺。

栖越己逃狂范蠡,赎君谁许老饴甥。

扎山鸟唤催蚕火,社鼓村喧闹赛伶。

春燕旧巢台榭尽,东风空自到荒城。

(0)

次万为别驾元旦即事兼以志规

壶中花煖晓徐开,更喜门无半刺来。

屈指年华成往代,侧身云物辨登台。

避人名姓坏堪凿,触禁诗文木漫灾。

莫怪纵横豺虎迹,只今随地有牛哀。

(0)

寻僧次韵·其二

草木幽鲜境不烦,青溪行脚暂成閒。

懒残破灶初煨芋,剥啄柴门正对湾。

邀客清斋开白社,饭猿小咏敌寒山。

却怜短褐难留镇,披毳依然托钵还。

(0)

和悯乱诗·其十四

独坐苦吟长兀兀,起行高柳只依依。

篮乘野草看闲斗,手乱残棋代解围。

游兴未偿桃叶伎,边愁己寄雁门衣。

三秋铁骑方群啸,未落桑乾叶正飞。

(0)

初十日遣怀

微雨薄寒天气新,啄花小鸟低避人。

绿苔上阶何妩妩,拳石当牖亦粼粼。

幸无尘事入怀抱,时复情话邀比邻。

胆瓶波水畏龟手,耐可风雪仍淹旬。

(0)

瓶中虞美人·其三

攀折随人手,红颜黯自伤。

憔悴春来意,无因见楚王。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