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壑忽已暝,远近响清湍。
山中对僧定,疏雨掩柴关。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揽衣(lǎn yī)的意思:指抓住衣服,表示抓住、掌握住某物或某种情况。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萝月(luó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藤蔓所遮盖,形容月亮被遮挡得不明亮。
猿狖(yuán yòu)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狖一样轻佻不稳定,不正经。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林中的静谧与幽深。首句“众壑忽已瞑”以“瞑”字点出夜幕降临,群山被夜色笼罩,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远近响清湍”通过流水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清新,仿佛能听到远处山涧清泉潺潺流淌。
“山中对僧定,疏雨掩柴关”两句,将画面聚焦于山中的一座庵内,僧人正在打坐修行,外面则是稀疏的雨声,掩盖了庵门,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隐含了禅宗修行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柳暗猿狖集,松交风露寒”则将视线转向山林深处,柳树浓密,猿猴聚集,松树交错,夜露寒冷。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夜晚的凉意,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揽衣中夜起,萝月在岩端”描绘了诗人夜半起身,披衣而行的情景。他抬头望见岩石顶端悬挂着的月光,月光如银,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山林的静谧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禅宗修行的思考与感悟。
旧籍占东南,相去天一握。
曩闻大瀛海,出缩几蜗角。
欲说耳目隘,欲涉关河邈。
离合自有时,甫见一南北。
逝将摆世事,羽化骑鸾鷟。
朝行过夷门,暮去宿易涿。
三晋多权谋,邹鲁守经学。
人生出与处,相逢饱商榷。
弃捐何足惜,无为误奇璞。
夜凉北风三尺雪,悬崖冻崩树冻折。
此时梅花独清绝,箕山高风首阳节。
何人花下骑蹇驴,风雪堕面冰吟须。
唐巾飘萧纻袍窄,识者指以为梅臞。
屋山棱棱出林罅,双鹤忍寒追不下。
欲寻门巷访梅仙,人言此是苔矶画。
沈沈古殿寒光射,金色同然无昼夜。
万象森罗影现中,盲者还同覆盆下。
周禅见渠不瞥地,金色光中重按指。
散作人间无尽灯,直下翻身光影里。
只今此话难藏覆,掉头径出烟萝去。
不是临川旧赏音,此段风流与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