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堵(ē dǔ)的意思:指人对权势者或有势力的人表示恭敬、顺从。
不怪(bù guài)的意思:不怪指责或责怪。
参军(cān jūn)的意思:指参加军队,成为军人。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方奇(fāng qí)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品质出众、与众不同。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佛种(fó zhǒng)的意思:指人的品性像佛一样善良纯洁,也可指人的性格善良纯朴。
昏花(hūn huā)的意思:指视力模糊、眼睛昏花,看不清楚。
散送(sàn sòng)的意思:指分散送出或分发。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有功(yǒu gōng)的意思:指有所作为或有所贡献而受到赞扬或奖励。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中散(zhōng sàn)的意思:指被散发或分散到中间位置,形容势力、力量等被削弱或分散。
- 鉴赏
这首诗《目疾》由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诗人对眼疾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公比作严厉的父亲,责怪自己眼睛常呈白色,故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添上一层昏花的雾气。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眼疾的无奈与痛苦,也暗含了对命运的些许怨怼。
颔联“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参军谈瞎马”比喻自己对眼疾的无奈,而“中散送飞鸿”则象征着内心的渴望与追求。这两句诗巧妙地对比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虽身陷困境,但仍怀揣希望,向往自由与光明的心境。
颈联“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诗人转而思考如何面对眼疾带来的不便。他提出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通过设立障碍(可能指心灵上的防御或对困难的应对策略),来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智慧。这不仅是对眼疾的一种反抗,也是对生活困境的一种超越。
尾联“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證圆通”,诗人以佛教思想为依托,将眼疾视为修行的契机。他认为,面对苦难与挑战,人们能够从中获得成长与智慧,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圆满。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综观全诗,陈与义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解脱与超越的勇气。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眼疾的个人体验的记录,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阳花雪梦随君。
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二妃庙送裴侍御使桂阳
沅上秋草晚,苍苍尧女祠。
无人见精魄,万古寒猿悲。
桂水身殁后,椒浆神降时。
回云迎赤豹,骤雨飒文狸。
受命出炎海,焚香徵楚词。
乘骢感遗迹,一吊清川湄。
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称庆还乡郡吏归,端忧明发俨朝衣。
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当官补拙犹勤虑,游宦量才已息机。
举族共资随月俸,一身惟忆故山薇。
旧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萧条宴赏稀。
书札每来同笑语,篇章时到借光辉。
丝纶暂厌分符竹,舟楫初登拥羽旗。
未知今日情何似,应与幽人事有违。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