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道(bàn dào)的意思:指未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就中途放弃或停止。
不歇(bù xiē)的意思:不停息、不休息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单衣(dān yī)的意思:指穿着单薄的衣物,形容贫困、贫穷。
郭门(guō mén)的意思:指家门、门户。也用来比喻一个家族或团体的门第、声誉。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牛车(niú chē)的意思:指人力驱动的牛拉的车辆,比喻力量薄弱、速度慢、效率低下。
社鼓(shè gǔ)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鼓动和激励。
望前(wàng qián)的意思:望前意指向前看,表示前途远大,充满希望。
雄鸠(xióng jiū)的意思:指男子之间争斗不下的情况,比喻双方势均力敌。
衣绣(yī xiù)的意思:指衣服上的绣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雨痕(yǔ hén)的意思:指雨后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留下的痕迹或影响。
争驰(zhēng chí)的意思:争夺、竞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傍晚宁静而生动的场景。首句“雄鸠啼不歇”,以雄鸠的连续啼鸣开篇,营造出一种悠长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临近。接着,“客散近黄昏”一句,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结束,与自然界的过渡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画面。
“蜡屐粘香絮,单衣绣雨痕”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行踪和环境的特点。蜡屐沾满了飘落的香絮,单衣上绣着雨后的痕迹,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活的细腻之处。同时,这样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欣赏。
“炊烟寻去径,社鼓望前村”则进一步深化了乡村生活的气息。炊烟袅袅升起,指引着归家的路,而远处传来的社鼓声,预示着乡村聚落中即将展开的社交活动或节日庆典,增添了生活的热闹与温馨。
最后,“半道牛车至,争驰入郭门”描绘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半路上出现了载物的牛车,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往城门,既表现了乡村与外界的交流,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所需物资的渴望和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乡村与城市的和谐共生关系,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