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保慧大师·其二》
《送保慧大师·其二》全文
宋 / 释心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梗]韵

少林佛国不再见,台山大会堪凭□。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猛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再(bù zài)的意思:不再表示过去的状态或行为不再继续。

大会(dà huì)的意思:大规模的会议或集会

佛国(fó guó)的意思:指佛教所在的国度,也用来形容理想中的境地或人间仙境。

眉毛(méi máo)的意思:指眉毛的形状、颜色等,也可引申为人的神态、情绪或气质。

猛省(měng shěng)的意思:经过某种触动或启示后突然醒悟,明白其中的道理或真相。

少林(shǎo lí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具有极高的武术水平或出色的技能。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心月所作的《送保慧大师(其二)》。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的领悟与对修行者的期许。

首句“少林佛国不再见”,借用了少林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典故,暗示佛法的精深与不易得见,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修行经历的回顾与怀念。接着,“台山大会堪凭□”一句中的“□”字留白,可能是诗人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对某种未知事物的探寻,暗示着佛法修行的广大与深远。

“彼何人哉我何人”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个体在佛法修行过程中的渺小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里的“彼”和“我”分别代表了修行者与被观照的对象,通过对比,突出了自我反省与觉察的必要性。

最后一句“眨起眉毛宜猛省”以生动的动作描绘,形象地传达了对修行者的一种激励与提醒。这里“眨起眉毛”不仅是一种动作的描述,更蕴含了瞬间觉醒、深刻反思的意味,鼓励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醒,随时觉察自己的内心状态与行为,从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的描绘,既展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寄寓了对修行者自我提升的期望,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人生智慧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心月
朝代:宋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望乡夕泛

归怀剩不安,促榜犯风澜。

落宿含楼近,浮月带江寒。

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

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0)

宿北乐馆

欲眠不眠夜深浅,越鸟一声空山远。

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

溪流潺潺雨习习,灯影山光满窗入。

栋里不知浑是云,晓来但觉衣裳湿。

(0)

雨晴

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

天路看殊俗,秋江思杀人。

有猿挥泪尽,无犬附书频。

故国愁眉外,长歌欲损神。

(0)

夔州歌十绝句·其四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0)

代秋情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0)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