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受(bài shòu)的意思:谦虚地接受别人的赞扬或礼物。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石蒲(shí p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固不动摇,不易动摇或改变。
书斋(shū zhāi)的意思:指读书、写字的地方。
吾侪(wú chái)的意思:我们
小弟(xiǎo dì)的意思:指年纪较小的弟弟,也用来比喻地位低下、能力较弱的人。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虚灵(xū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或思想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子书(zǐ shū)的意思:指孩子的读物、儿童文学。也用来比喻初级的教科书或简单的读物。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庄昶所作的《谢景瞻送蒲石》。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赠予蒲石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书斋环境的精心布置与欣赏。
首句“老子书斋可,虚明小弟成”以“老子”自指,表达自己在书斋中的生活状态,通过“虚明”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明亮的氛围,暗示书斋不仅是学习、思考的场所,也是心灵得以净化的避风港。
“已交庭草翠,可少石蒲清”两句进一步描绘书斋内外的自然景观,庭院中绿草如茵,生机勃勃,室内摆放的石蒲则增添了几分清雅之气,两者相得益彰,营造出和谐、静谧的环境。
“拜受吾侪感,携擎此老情”表达了对友人赠送蒲石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厚情感。这里的“此老”可能指的是年长的友人,也可能是对岁月、经验的敬重。
最后一句“虚灵终藉服,岂但得长生”则升华了主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更寄托了对精神世界的向往。通过“虚灵”一词,诗人强调了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认为这种内在的平和与智慧才是真正的长寿之道,超越了物质层面的长生不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斋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情谊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