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与散原翁,冲雪凭高楼。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绸缪(chóu móu)的意思:指精心安排、周密筹划。
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大盗(dà dào)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能的盗贼。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凛烈(lǐn liè)的意思:形容严肃而威严的样子,也形容气势威武,不可侵犯的样子。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凭高(píng gāo)的意思:凭借高处的优势或高位的权力来支配或控制他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三士(sān shì)的意思:指三个有才能、有德行的人。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无疑(wú yí)的意思:没有疑问,毫无疑虑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霄壤(xiāo rǎng)的意思:形容天空和地面之间的巨大差距,比喻地位、能力、水平等极度悬殊。
信道(xìn dào)的意思:指言辞真实可信,没有虚假成分。
移国(yí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迁往他国。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自堪(zì kān)的意思:自认为足够胜任或自视甚高
罪首(zuì shǒu)的意思:指罪行的主要负责人或幕后操纵者。
- 鉴赏
这首挽诗《苏堪挽诗(其一)》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苏堪的深切悼念和对其高尚人格及坚定信念的高度赞扬。
首句“移国属大盗,决藩自名流”描绘了苏堪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动荡,盗贼横行,社会秩序混乱。然而,苏堪却能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展现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罪首张与汤,倒行覆神州”则以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张汤为例,强调在乱世中坚守正义的重要性。苏堪如同张汤一样,虽身处逆境,但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
“惟君揭大义,华管霄壤侔”赞美苏堪勇于揭示大义,其行为如同照亮天地的光辉,彰显出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海隅始相见,世外深绸缪”表达了诗人与苏堪初次相逢时的感慨,以及对苏堪深远思想的敬佩。两人虽是偶然相遇,但苏堪的思想影响深远,如同超脱世俗的智者。
“忆与散原翁,冲雪凭高楼”回忆了与苏堪共同经历的雪中登楼之行,象征着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三士共残年,冷啜酒一瓯”描述了三人共度晚年时光,虽生活简朴,但情感深厚,通过一杯冷酒,传递出友情的温暖。
“君意极凛烈,信道无疑犹”赞扬苏堪意志坚定,对信仰毫不动摇,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沉霾甘死前,已自堪千秋”表达了对苏堪高尚人格和坚定信念的崇高评价,即使在困境中选择牺牲,其精神也将永垂不朽,为后人所铭记。
整首诗通过对苏堪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高尚品质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