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火流(huǒ liú)的意思:炽热的火焰流动
羁客(jī kè)的意思:指被束缚在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客意(kè yì)的意思:指客人的意思或意见。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蓬鬓(péng bìn)的意思:形容头发蓬乱,像蓬松的鬃毛一样。
山川(shān chuān)的意思:山川指的是山和河流,代表着自然景观。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下风(xià fēng)的意思:处于劣势,不占上风。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异俗(yì sú)的意思:与常规习俗不同的风俗习惯
一抛(yī pāo)的意思:一次抛掷,一次丢弃
萤火(yíng huǒ)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周南(zhōu nán)的意思:周南是指南方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南方地区的意思。
- 注释
- 羁客:指旅居在外的人。
悠悠:形容心情忧郁、思绪万千。
三年泪:表达长久的思念和哀伤。
沧洲:古代常用以指代隐士或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翻译
- 露水降落,秋风凄凉,萤火虫飞舞;在遥远的南方作客的我,心情无比惆怅。
山河依旧,却已逝去三年时光,满含泪水;边关的秋天,万里愁绪涌上心头。
我习惯了追逐鸟兽,熟悉了异乡风俗;每当霜降月明,总会梦回那片沧海之洲。
如今,抛下笔砚,两鬓斑白,我在天涯海角独自倚楼,写下诗篇。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和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首句“露下风悲萤火流”,描绘了一幅秋夜萤火如织、风送露珠的画面,萦火在风中摇曳,显得分外凄凉,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感。
接着,“周南羁客意悠悠”表达了诗人作为远方的旅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如同长河般绵长而深沉。周南指的是周代以南的地方,羁客则是旅居异地的书生,这里的“意悠悠”传递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山川老去三年泪”,诗人对流逝的时光充满了哀伤,每当想起家乡的山川,三年来自己的眼泪仿佛与山川一同老去了。这里的“三年”可能是泛指长时间,而不是具体的时间跨度。
第四句“关塞秋来万里愁”,随着秋天的到来,边关的景象更添了一份萧瑟,诗人心中对于远方家乡的思念也更加深重。万里愁,是对遥远故土的无尽思绪。
“惯逐禽鱼谙异俗”一句,表明诗人习惯了随着野兽和鱼群的足迹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而对于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也逐渐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的“异俗”,暗示了诗人对于他乡文化的适应与理解。
“每因霜月梦沧洲”则是诗人在寒冷的夜晚,月光如霜的时候,他的心中总会梦到那遥远的家乡——沧洲。这里的“沧洲”,或许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是一种理想中的美好之地。
最后两句,“一抛砚井双蓬鬓,天畔诗成独倚楼”是诗人在写作时的情景描绘。一抛即为轻轻取用,砚井指的是洗笔的水盂,而“双蓬鬓”则形容诗人的头发杂乱如蓬草一般,这是因为长时间的沉思和写作。最后,“天畔诗成独倚楼”,诗人在高楼之上,望着天边远处的地方,完成了他的诗篇,而他独自一人倚靠着栏杆,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无限眷恋。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生活中的孤独与适应。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