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胡应麟以风潭、沧浪、坦腹庐、秋山、虱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静如水的境界。
首句“风潭百顷和沧浪”,以“风潭”与“沧浪”相呼应,描绘了广阔无垠、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与天地相连,给人以开阔之感。“和”字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次句“坦腹遽庐万事忘”,“坦腹”是形容人坦然自若的姿态,“遽庐”则是简陋的居所。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简陋的生活环境,却能忘却世间一切烦恼,心境超然。
第三句“睡起秋山扪虱坐”,“睡起”点明时间,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秋山静谧,便在山间寻觅虱子消遣,看似闲适,实则蕴含着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最后一句“不知斜照堕胡床”,“斜照”指的是夕阳西下,光线柔和而温暖,“胡床”则是古代的一种坐具。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坐在胡床上,沐浴在余晖之中,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世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看花曲
种花郎君爱花好,看花儿女笑花老。
墙东花开闹喧喧,马蹄蹴醉墙西草。
游人贱草只看花,明日重来还可嗟。
但见萋迷青覆地,千红万紫成泥沙。
君不闻明妃当年辞汉宫,黄云塞下白杨风。
一朝边亭静烽火,诏书自议麒麟功。
又不闻马嵬山前玉环血,岁岁春风吹不灭。
词人正赏浯溪碑,千秋妖恨无人说。
红颜误人何足怜,花开花谢春风前。
犹胜凄凉后庭树,离歌未断江南暮。
陈茂阳书监赴史氏塾
青天碎浮云,飘落随长风。
当年江海心,聚散岂谓同。
我发春霰白,君颜秋树红。
各将飞腾具,坐受穷困攻。
怀书更何罪,暴客岁不容。
数夕稍振发,共语凉天中。
天明换颜色,囊瓢赴群童。
此事本下策,改道无所从。
犹胜古侠士,侩牛市廧东。
君莫誇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君莫誇少年,与我惫者疏。
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
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馀。
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
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
吴妍与楚艳,过眼日千车。
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歔。
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
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
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
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
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
姻党四面集,綵衣拥安舆。
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
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
自从秣陵归,郁郁不再摅。
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
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
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于。
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
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袪。
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
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
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
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君莫誇少年一首赠余光远》【宋·戴表元】君莫誇少年,与我惫者疏。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馀。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吴妍与楚艳,过眼日千车。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歔。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姻党四面集,綵衣拥安舆。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自从秣陵归,郁郁不再摅。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于。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袪。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367c6b0d47e90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