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某寺联》全文
- 鉴赏
这副对联巧妙地运用了禅宗思想与佛学概念,体现了深邃的哲理与和谐的宇宙观。上联“自在自观观自在”中,“自在”意味着不受束缚、自由自在的状态,而“自观观自在”则强调了自我观察与自我认知的过程,即通过自我反省来达到对自由状态的理解与体验。这种自我观照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下联“如来如见见如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其中“如来”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佛陀或觉悟者,象征着智慧与真理的显现。而“如见见如来”则表达了通过内心观察(即自我观照)能够直接见到内在的真理与智慧,即如来之意。这不仅是一种对佛性的认识,更是一种对自我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副对联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中关于自我觉醒、内心平和与直面真理的重要思想,体现了禅宗追求内心清净、洞察宇宙真谛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风沙行
朝望长风沙,夕望长风沙。
郎书前日到,早晚下三巴。
巴歌易肠断,汉女娇如花。
郎挟千金赀,何如早还家。
去时明月珠,国团入郎手。
郎归向郎索,犹在怀中否。
浔阳下湓浦,湓浦多风潮。
将毋听商妇,夜夜鸣檀槽。
江狶舞斯风,焦明集斯雨。
郎行惯水程,不用妾传语。
低头拜石尤,无为阻归舟。
归舟望不见,日日风沙愁。
郎言虽反覆,凝盼常如此。
昨梦芙蓉花,飘零落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