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林宫保见寄留别诸公诗》
《次林宫保见寄留别诸公诗》全文
明 / 杨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客怀不为秋悲,大老翻然去国时。

衰凤谩劳狂叟叹,狎鸥宁向海翁疑。

归雁后应非晚,春到梅边尚欠诗。

他日安车远相召,那能不出踵龙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车(ān chē)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提供安全保障。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大老(dà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用来尊称长辈。

翻然(fān rán)的意思:突然改变;突如其来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海翁(hǎi wēng)的意思:指智慧高超的老人。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狂叟(kuáng sǒu)的意思:形容人行为、言语或思想怪异、狂妄,举止古怪。

龙夔(lóng ku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威严。

谩劳(màn láo)的意思:形容别人的辛劳或劳动被人轻视或不重视。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日安(rì ān)的意思:表示祝福对方平安、安好的问候语。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狎鸥(xiá ōu)的意思:指亲近,亲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旦所作,名为《次林宫保见寄留别诸公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客怀端不为秋悲,大老翻然去国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内心并未因季节更迭而感到悲伤,而是对友人离别之际的毅然决然表示理解与尊重。这里的“大老”可能指年长的友人,“去国时”则暗示着友人即将离开故土,前往他方。

颔联“衰凤谩劳狂叟叹,狎鸥宁向海翁疑。”运用了典故和比喻,以“衰凤”自比,表达自己虽已年老,但仍怀有壮志未酬的感慨;“狂叟”则是对友人的称呼,通过“叹”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狎鸥”和“海翁”则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暗喻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鸥鸟一样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

颈联“人归雁后应非晚,春到梅边尚欠诗。”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家的情景,以“雁”象征友人的归来,暗示时间虽晚,但友人终将归来。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期待在春天梅花盛开之时,能与友人共赏美景,吟诗作赋的心愿。

尾联“他日安车远相召,那能不出踵龙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期待友人将来能邀请自己一同出游,无论是乘坐安逸的马车,还是徒步行走,都能共享快乐时光。其中“踵龙夔”可能是指友人邀请的方式,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离别与重逢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杨旦
朝代:明

福建建安人,字晋叔,号偲庵。杨荣曾孙。弘治三年进士。历官太常卿,正德间忤刘瑾,谪知温州。有政绩。瑾诛,累擢至户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以反对张璁、桂萼骤进用,为给事中陈洸所劾。勒令致仕。
猜你喜欢

寿黄菊三中将六旬荣寿

科名得意状元郎,出镇南交鬓未霜。

老我十年依细柳,从公一瞥历沧桑。

河山天付中原主,辅弼星瞻大将芒。

画戟森严兵燹靖,跻堂遥祝郭汾阳。

(0)

再叠前韵·其三

滚滚波澜笔底来,雷霆冰雪绝纤埃。

老成治事神仍王,旖旎谈诗志未灰。

奉倩多情怜妾病,朝云无恙望春回。

何缘乞得长生药,擎向床头晋一杯。

(0)

和施耐公感兴原韵·其五

八叉七步萃骚坛,老眼无花仔细看。

知味人应鸡取蹠,闻腥我愧鼠遗肝。

红颜莫作长门怨,白首如歌蜀道难。

此是雕虫称小技,漫呼屈、宋作衙官。

(0)

题画梅,赠谢石秋

风云变态天无色,挂笏来游毗舍耶。

世事人情全不管,自和墨水写梅花。

(0)

六月二十四日与社友往竹溪寺参谒关圣·其二

佛光神道两虚无,淘汰将归造化炉。

独有纲常留正气,能令崇拜起吾儒!

漫云唇齿同文国,忍看河山易色图?

父老凋零多白发,犹闻仓葛大声呼。

(0)

中秋蒋梓舒明府在河口釐厂楼上邀饮赏月

江根收暮霭,河口吐冰轮。

照我须眉现,与君面目真。

今秋同作客,明岁是何人?

不醉亦何待,提壶酌数巡。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