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本知(běn zhī)的意思:指本领、知识、才能等在某个领域中的专长或造诣。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翠幄(cuì wò)的意思:形容山林的景色绿而茂盛。
调笑(tiáo xiào)的意思:指嘲笑、取笑他人。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干欲(gàn yù)的意思:指心里有某种欲望或打算,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或没有机会去实现。
冈陵(gāng líng)的意思:指高大的山冈和陵墓,形容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蚴蟉(yòu lià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刻薄、吝啬、小气。
女口(nǚ kǒu)的意思:指女子的嘴巴,比喻女人说话多、话多而不实。
蟠枝(pán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错综复杂。
培塿(péi lǒu)的意思:培养和训练人才。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穹庐(qióng lú)的意思:穹庐是指高大宏伟的房屋,也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物。
诎身(qū shēn)的意思:指遭受压制、束缚或限制的状态。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诗调(shī diào)的意思:诗歌的韵律和调子。也指文章的语调和节奏。
朔雪(shuò xuě)的意思:指初冬时节的第一场雪,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或开端。
叹嗟(tàn jiē)的意思:表示感叹、叹息或惋惜。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托植(tuō zhí)的意思:指通过种植、栽培等方式,将植物扶持在支架上生长,比喻借助外力或他人的帮助来获得成功。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相婆(xiāng pó)的意思:指能够准确判断别人的相貌、性格、命运等情况的人。
擢干(zhuó gàn)的意思:擢干是指将水中的物体拔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中老松树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感。诗人沈遘以“杭州燕思阁分题四首(其一)七言得偃松院”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融为一体。
首句“古寺半空人迹稀”,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显荒寂的氛围,古寺高悬于半空之中,人迹罕至,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老松自偃何年有”,进一步强调了这棵老松的古老与神秘,它似乎在时间的长河中独自生长,岁月的痕迹在它的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擢干欲耸不及寻,蟠枝却覆遂盈亩”,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老松树干直立但未及高耸,而其盘曲的枝条却覆盖了广阔的地面,展现了老松树独特的形态美和生命力。接下来,“群凤晒日相婆娑,病蛟眠沙独蚴蟉”,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老松树比作凤凰晒日、病蛟眠沙,既赞美了老松树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
“五月南风翠幄凉,三冬朔雪穹庐厚”,这两句描绘了老松树四季不同的景象,五月时分,南风轻拂,老松树如同翠绿的帷幕,带来清凉;而到了冬季,大雪覆盖,老松树又仿佛是坚固的穹庐,抵御严寒。这种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老松树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本知托植须冈陵,岂应诎身此培塿”,诗人借老松树表达了对自身定位的思考,指出老松树虽然生长在低矮的土丘上,但它深知自己应该扎根于高山之上,追求更高的境界。这种自我反思和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诗人的深刻寓意所在。
“往来不用为叹嗟,题诗调笑儿女口”,结尾两句则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鼓励人们不必为眼前的景象感叹,而是应该以诗文来表达情感,与家人朋友共享这份美好。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端州文学谢步禹符请安期纯阳王野紫霞四仙秋日同集镜园邻仙楼降长春援笔和馀诗新天两韵且呼馀为前生星使步韵奉酬二首·其二
楼对罗浮古洞天,三山清浪透前川。
琼章挥洒惊新语,霞里徘徊念昔年。
并驾同来非有约,和歌归去兴无边。
从今风月凭栏处,已化邻仙作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