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堪悲舜若多,莫动著,动著三十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断流(duàn liú)的意思:指河流的水流突然中断或停止。也可指事物的发展中断或中止。
飞禽(fēi qín)的意思:指能够飞翔的鸟类。
空生(kō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空虚无实,没有根基或基础。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茸茸(róng róng)的意思:茸茸,形容柔软、细腻或茂盛的样子。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四维(sì wéi)的意思:四个维度,指全面、全方位。
无等(wú děng)的意思:指没有可比拟的,无与伦比的。
行踏(xíng tà)的意思:指脚步行走,踏上前进的道路。
徐行(xú xíng)的意思:缓慢行走,步履轻缓。
纵观(zòng guān)的意思:纵观意味着从整体上观察、审视或考虑一件事物。它强调全面、综合地观察或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重显所作的《颂一百则》第六首,以独特的禅语和形象描绘来表达深意。首句“去却一,拈得七”似在揭示某种禅宗的顿悟过程,去掉了一切执着,只剩下七分领悟。接下来的“上下四维无等匹”可能象征着超越三维空间的智慧或境界,无人能及。
“徐行踏断流水声,纵观写出飞禽迹”通过行走与观察,传达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仿佛能听见流水的声音,洞察飞鸟的踪迹,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洞察力。
“草茸茸,烟羃羃”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空生岩畔花狼藉”则隐含着世间万物的无常与生命的零落。最后两句,“弹指堪悲舜若多,莫动著,动著三十棒”,以“弹指”表示时间的短暂,感叹人生如舜帝般短暂,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行动,因为任何举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这里可能寓含着对世俗欲望的警醒。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理与自然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隐喻,引导读者思考生命、智慧与修行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王致君见寄望海亭诗
领客闲登木杪亭,坐来四面对峥嵘。
野田散漫高低绿,湖水瀰茫远近清。
览胜喜穷千里目,放怀笑引百壶倾。
酒阑未用忙归去,更看亭前海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