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喜真才得,宁虞横议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喜 定 号 和 禹 玉 内 翰 宋 /欧 阳 修 衡 鉴 ◇叨 选 ,英 豪 此 所 锺 。古 今 参 雅 郑 ,善 恶 杂 ◇共 。挥 翰 飘 飘 思 ,怀 奇 落 落 胸 。披 文 惊 可 畏 ,奏 下 始 开 封 。但 喜 真 才 得 ,宁 虞 横 议 攻 。欲 知 儒 学 盛 ,首 善 本 三 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衡鉴(héng jiàn)的意思:衡鉴指的是用来比较、参考的标准或事物,也可以指以某个特定事件、人物或事物为借鉴,作为评判、决策的依据。
怀奇(huái qí)的意思:指怀着奇特的思想或意愿。
挥翰(huī hàn)的意思:指书法家挥动笔墨写字的姿态,也指大笔挥洒,写得流畅自如。
开封(kāi fēng)的意思:指封存或开启文件、信件、宝物等。
可畏(kě wèi)的意思:令人敬畏或可怕的;令人感到不可轻视的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披文(pī wén)的意思:指以文字或文章的形式表达出来。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儒学(rú xué)的意思: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善恶(shàn è)的意思:指善良和邪恶,道德善恶的区分。
善本(shàn běn)的意思:指善良正直的品质,也可指善意的书本。
首善(shǒu shà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方面中最优秀、最出色的人或事物。
雅郑(yǎ zhèng)的意思:指言辞文雅、举止得体的人或事物。
英豪(yīng háo)的意思:指英勇的豪杰,形容英雄的气概和品质。
真才(zhēn cái)的意思:指真正的才能或真正有本事的人。
- 翻译
- 我感到惭愧能被选中参与这样的评价,英雄豪杰都聚集在这里。
古今的优秀人才与庸俗之辈混杂,善恶交织如同皋陶断案。
笔下的思绪飘逸,胸怀奇才却低调内敛。
阅读文章令人震惊,打开后才揭示其深意。
只欣喜于真正的人才得以展现,岂怕遭受无端的非议攻击。
要了解儒学的兴盛,首先要看那些品德高尚的典范。
- 注释
- 衡鉴:评价。
惭:惭愧。
叨选:有幸入选。
英豪:英雄豪杰。
此所钟:聚集之处。
古今:古今。
参雅郑:优秀与庸俗并存。
杂皋共:善恶交织。
挥翰:挥毫。
飘飘思:思绪飘逸。
落落胸:低调胸怀。
披文:阅读文章。
惊可畏:令人震惊。
始开封:揭示深意。
真才:真正的人才。
宁虞:岂怕。
横议:无端非议。
儒学盛:儒学兴盛。
首善:最高尚。
三廱:三所学府或指品德高尚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题为《喜定号和禹玉内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选中的荣幸感,同时也赞扬了禹玉内翰的才华和品德,认为他是英雄人物的典范。诗人提到古今雅正与共融,善恶并存,强调了内翰的文思飘逸和胸怀奇才。他对于真才的赞赏超越了对他人的批评,认为这是儒学兴盛的标志,因为最好的教育源于"三廱"(古代学校)。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欧阳修对人才的敬重和对学术繁荣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偕叔兄襄校严郡试卷居双峰书院先人课士地也,感赋
桐庐江清浅,潇洒属兹邦。
官师推人杰,赵范与吕张。
清献琴鹤去,希文柤豆香。
遗徽留教养,东莱实提纲。
况有南轩辅,吾儒道大光。
道光岁乙未,先人除上庠。
寻原历五载,珊网期相当。
远迩人负笈,利钝锥处囊。
谓士无气节,先筑子陵堂。
谓士无勇敢,大书商氏坊。
时逾兵火劫,人心犹未忘。
幸哉贤太守,不令斯道伤。
劝农归根本,兴学资息藏。
十月旁死魄,闱棘锁峰双。
罗致我兄弟,文字饮壶觞。
明月成三影,夜雨话连床。
有时窗风发,灵椿僾乎望。
当日丹铅席,今朝角逐场。
境虽异今昔,神来不殊方。
叹我吹埙篪,学殖将芜荒。
聊慰联棠棣,不为参与商。
入梦言当务,勿以文艺狂。
用力有未逮,漫自擅雌黄。
课功有未邃,毋自快否臧。
恍见趋庭对,心神两彷徨。
醒来披卷帙,高烛何辉煌。
理达辞能举,斐然亦成章。
后生非不秀,先达在洋洋。
《偕叔兄襄校严郡试卷居双峰书院先人课士地也,感赋》【清·许传霈】桐庐江清浅,潇洒属兹邦。官师推人杰,赵范与吕张。清献琴鹤去,希文柤豆香。遗徽留教养,东莱实提纲。况有南轩辅,吾儒道大光。道光岁乙未,先人除上庠。寻原历五载,珊网期相当。远迩人负笈,利钝锥处囊。谓士无气节,先筑子陵堂。谓士无勇敢,大书商氏坊。时逾兵火劫,人心犹未忘。幸哉贤太守,不令斯道伤。劝农归根本,兴学资息藏。十月旁死魄,闱棘锁峰双。罗致我兄弟,文字饮壶觞。明月成三影,夜雨话连床。有时窗风发,灵椿僾乎望。当日丹铅席,今朝角逐场。境虽异今昔,神来不殊方。叹我吹埙篪,学殖将芜荒。聊慰联棠棣,不为参与商。入梦言当务,勿以文艺狂。用力有未逮,漫自擅雌黄。课功有未邃,毋自快否臧。恍见趋庭对,心神两彷徨。醒来披卷帙,高烛何辉煌。理达辞能举,斐然亦成章。后生非不秀,先达在洋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4067c7177c71de0203.html
甲午秋日,同王新亭、颖叔再游大珠山
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
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
别墩关感谢众多亲祖饯郊外
匹马发墩关,乡情转郁结。
本是还家人,翻同在家别。
君予来此地,亲友多欢悦。
居夷俗尚淳,公私两安拙。
有时上春台,忘怀在曲蘖。
嘉会不可常,临觞欲凄绝。
别之讵无情,迟迟不忍诀。
山回路倒卷,林瞑烟明灭。
林端朝日升,山脚溪水冽。
溪水遥送我,潺潺声鸣咽。
杨柳覆苍苔,苗缛纷成列。
诸君剧多情,祖筵感盛设。
欢悲不自由,水饮还大歠。
斜阳恋我醺,马嘶芳草埒。
芳草何处歇,鹃啼山竹裂。
举手谢送者,我宿前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