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打平(dǎ píng)的意思:将不平均的事物变得平均或相等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光照(guāng zhào)的意思:指阳光照射,也比喻明亮、光明。
火光(huǒ guāng)的意思:火光指火焰的光亮,比喻战争、灾难等造成的破坏和毁灭。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惊窜(jīng cuàn)的意思:形容情感或动作突然、猛烈,如惊慌、跳跃等。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冥冥(míng míng)的意思:意味深长、神秘莫测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蛇矛(shé máo)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双重或多重性质,既有利益,又有危险。
相顾(xiāng gù)的意思:相互看着对方,彼此交换眼神或目光的意思。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夜出罗村》描绘了一幅紧张而悲凉的画面。首句“蛇矛捎云烟满溪”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战事的紧迫,长矛如蛇般在黑夜中穿梭,腾起的烟雾弥漫于溪边,暗示了战斗的激烈。次句“火光照山闻马嘶”进一步渲染了战场气氛,火光映照山峦,马匹的嘶鸣声穿透夜空,显示出战斗的动态和紧张。
接下来,“暴儿夜半打平寨”点明了战斗的时间和地点,"暴儿"可能指的是敌军或叛军,他们在深夜突袭村庄。“阳村岘头江路大”则交代了地理环境,阳村位于山脚下的江边,地势开阔,易于成为冲突焦点。
“梦中惊窜迷东西,十步九踣伤淤泥”描述了村民们在混乱中的逃亡情景,他们惊恐失措,跌跌撞撞,受伤累累,淤泥满身,画面凄惨。最后两句“母号女哭不相顾,冥冥驱牛入山去”揭示了家庭的离散与悲痛,母亲和女儿哭喊着,却只能顾不上彼此,绝望地驱赶着牛群逃向深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苦难,以及人们在生死存亡之际的无奈与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元发弟竹轩
竹林深处敞轩楹,分我西园一半清。
苍玉几番披夏箨,老龙长此战秋声。
寒侵虚幌诗增爽,绿浸疏醽醉不醒。
应许七贤追盛集,烦君书入鄙夫名。
追和韦苏州诗呈周守敦义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
清风吹葛衣,铃斋有馀凉。
日晏吏卒散,槐阴扫高堂。
归来欲偃仰,叹息不敢康。
设醴致佳客,论交到相忘。
高文如大烹,未惯染指尝。
何当侍函文,获赋蔓草章。
君方扶摇抟,我独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见北海洋。
愿言承至教,虽老当自强。
秋日访程元明喜雨而作
去年夏六月,我来自临安。
滂沲一夜雨,原隰俱瀰漫。
俛仰忽再秋,秋旱畎浍乾。
嘉谷槁垂尽,万口空长叹。
我从相山来,朝云起巑岏。
油然遍寰宇,半道濡征鞍。
亭午至君家,檐声落惊湍。
诘旦视大田,青青已堪看。
会见百室盈,陋巷饱一箪。
何独解君忧,我心其少宽。
袭芳富卉木,秋炎苦摧残。
柯叶顿欣荣,秀色良可餐。
速宜置尊酒,一洗儒生酸。
我虽不解饮,醒狂佐君欢。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天怜辙鲋嘘残湿,震奋雷霆起幽蛰。
清风入夜送雨来,大慰焦枯望霓急。
新诗如雨雨未休,相对自可忘为忧。
东皋秋稔想多秫,预期剧饮无论筹。
老蟾宿毕君知否,欲烦更问东家丘。
我今已具西归舟,会见扶桑升赤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