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毫(bái háo)的意思:白毫是指白色的绒毛,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非常纯洁、无瑕疵。
步步(bù bù)的意思:逐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或发展。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辞劳(cí láo)的意思:辞去职务或辞职,不再劳累工作。
放光(fàng guāng)的意思:指人的才华或品德发挥得极为出色,光彩照人。
佛会(fó huì)的意思:佛教徒聚集在一起进行宗教活动。也可以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追求某种目标。
公取(gōng qǔ)的意思:公正取舍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会同(huì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行动等方面达到一致,共同合作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问题。
他山(tā shān)的意思:指别人的经验和见解,可以作为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昕公”的僧侣的赞美与感激之情,他不辞辛劳地运送佛教经典至经楼。诗中充满了对知识传承和宗教信仰的尊重与敬仰。
首句“足蹑经楼步步高”,生动地展现了昕公在运送佛教经典时的坚定步伐,每一步都踏在经楼上,仿佛步步攀登至知识的高峰。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经典的珍视,也象征着他精神上的追求与提升。
接着,“知公取送不辞劳”表达了诗人对昕公辛勤付出的深刻理解与敬佩。在运送过程中,昕公不畏艰难,不避劳苦,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
“他山佛会同携手”一句,运用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地方的佛教徒共同参与这一神圣活动的情景。他们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体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最后,“看放光明礼白毫”则描绘了在这一过程中,佛教经典所散发出的智慧之光,以及对佛陀的恭敬礼拜。这里的“光明”既指知识的光芒,也暗喻着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启迪。“白毫”则是佛陀的象征,代表着崇高的智慧与慈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文化在人间的传播与影响,以及人们对知识与信仰的追求与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李古余遗墨这回来图
秋叶声乾,春华梦窄,楼台莫驻流光。
往迹谁寻,溪杨著遍新霜。
关河总入沧桑感,况细枝、横带垂杨。
问诗心、何许天涯,立尽苍茫。
閒愁不在登高处,在虫阶微雨,马背斜阳。
旧话贞元,银笙休按红腔。
鞭丝帽影长安道,算几经、饭熟黄粱。
剩西山、城角遥青,冷照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