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曲(bā qǔ)的意思:形容人的音乐才华非常出众。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楚歌(chǔ gē)的意思:指楚国的歌曲,比喻悲伤、哀怨的歌声。
锦里(jǐn lǐ)的意思:指华丽、繁华的地方。
啾啾(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清脆悦耳。
龙池(lóng chí)的意思:指非常深的池塘或湖泊,也比喻深奥的学问或博大精深的事物。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淼淼(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水面宽广辽阔,波澜壮阔。
摊书(tān shū)的意思:指不专心学习或工作,而把书本摊开来看。
问字(wèn zì)的意思:指对某一问题进行探求、询问或解答。
下里(xià l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也可以指深藏不露的本领或才能。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张崇象新居》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居的画面。首句“碧山学士居茅屋”点出主人公张崇象身处青山环绕的简朴住所,显示出其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次句“锦里先生过草堂”则借锦里之名,暗示张崇象的邻居或是来访者身份尊贵,与他的草堂形成对比。
“淼淼龙池接沟水,啾啾雀树隐邻墙”两句通过描绘龙池沟水的流淌声和邻家雀鸟的鸣叫,营造出宁静而自然的环境,展现出诗人对张崇象生活环境的喜爱和赞赏。接着,“何人问字能携酒,有子摊书解满床”描绘了友人来访,探讨学问并共饮的场景,体现了学术交流的温馨氛围。
最后两句“巴曲肯来收下里,楚歌还拟和沧浪”以巴蜀的民歌和楚地的歌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张崇象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悠然自得地生活,享受音乐和文学的乐趣。整首诗以景写人,寓情于境,展现了张崇象新居的闲适与文人的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