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底宁(dǐ ní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最底层、最基础的部分。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两淮(liǎng huái)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事物相互交错、混合。
庙算(miào suàn)的意思:庙算是指只在表面上做做样子,不切实际,不真实可靠的计算或估算。
飘零(piāo líng)的意思:形容无所依托,四处漂泊、流浪。
脐燃(qí rá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不懈、奋发向前,不畏艰难困苦而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黔首(qián shǒu)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首领或代表。
史编(shǐ biān)的意思:指编写历史著作或记录历史事实的书籍。
宿愤(sù fèn)的意思:长期积压的愤怒或怨恨。
投戈(tóu gē)的意思:指放下武器,投降或改变立场。
王灵(w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风度翩翩。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 翻译
- 淮河两岸的百姓饱受流离失所之苦,朝廷的谋略一旦成功,还要怎样才能确保安宁。
在新都砍下敌首以泄积愤,郿坞之战中,王师的威势如脐燃烈火般显赫。
羌族人纷纷放下武器投降,父老乡亲们扶着拐杖前来观看,充满敬畏。
想要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延续先前的丰碑,但谁能记录这辉煌的历史呢?
- 注释
- 黔首:古代对百姓的称呼。
庙算:指朝廷的深思熟虑的战略计划。
新都:地名,可能指某个重要的战场。
郿坞:西汉末年王莽的军事基地。
羌人: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民族。
燕然:山名,在今蒙古国境内,历史上有刻石记功的传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两淮地区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和平安宁的渴望。"黔首"指的是边疆地区的人民,他们遭受着战乱的摧残,生活在不安与恐惧中。"庙算成功再底宁"则表达了人们对于能够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期盼。
"头斫新都摅宿愤"可能是指战乱中的屠杀与破坏,"脐燃郿坞赫王灵"则可能暗示着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或纪念。这里的"脐燃"形象地描绘了烈火焚烧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羌人半已投戈拜"显示了战乱中人们的绝望与屈服,而"父老从观扶杖听"则表现出年长者在战争中的无奈,他们只能依靠拐杖勉强支撑着生活,倾听着周围的一切。
最后两句"欲勒燕然继隆碣,大书谁纪史编青"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欲勒燕然"可能是希望能够像古代的英雄一样,留下伟大的功绩,而"大书谁纪史编青"则是在询问,到底是谁来记录这段历史,给予评价。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创伤的描写,以及对和平与英雄事迹的渴望和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历史责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