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度淮有感》
《新秋度淮有感》全文
明 / 李学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爽籁孤舟长淮急流

九重天万里,一日三秋

旧箧将捐扇,新衣欲制裘。

不堪梦觉,欹枕忆林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长淮(cháng huái)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修养深厚。

孤舟(gū zh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如同独自乘坐一只小船在汹涌的大海中航行。

急流(jí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比喻事情发展迅猛,势头强劲。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爽籁(shuǎng lài)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清脆悦耳。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重天(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压得非常低,形容气压极大,天空异常沉重。

九重天(jiǔ 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堂的最高层,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地位。

鉴赏

这首诗《新秋度淮有感》由明代诗人李学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首联“爽籁入孤舟,长淮度急流。”以“爽籁”形容秋风的清爽,与“孤舟”、“长淮”、“急流”构成一幅动态的画面,既描绘了秋季渡河的情景,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

颔联“九重天万里,一日客三秋。”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进行对比,九重天象征着遥远的距离,而一日却仿佛经历了三个秋天的漫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颈联“旧箧将捐扇,新衣欲制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变化,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和个人生活状态的变化。捐扇意味着告别炎热的夏季,准备迎接寒冷的冬季;欲制裘则预示着即将进入寒冷的季节,需要增添衣物来保暖。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悟。

尾联“不堪清梦觉,欹枕忆林丘。”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清梦醒来后,倚靠枕头,思绪飘向那远离尘嚣的山林丘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学曾
朝代:明

山西洪洞人,字省斋。李克正子。精篆刻,有《印谱》行世。
猜你喜欢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桥磴支吾辙,篁路拂轻鞍。

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

(0)

蒲生行

蒲生广湖边,托身洪波侧。

春露惠我泽,秋霜缛我色。

根叶从风浪,常恐不永植。

摄生各有命,岂云智与力。

安得游云上,与尔同羽翼。

(0)

咏竹火笼

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

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

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

本自江南墟,㛹娟修且绿。

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

(0)

和刘西曹望海台诗

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

往往孤山映,处处春云生。

差池远雁没,飒沓群凫惊。

嚣尘及簿领,弃舍出重城。

临川徒可羡,结网庶时营。

(0)

顺东西门行

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虞泉。信道人。鉴徂川。

思乐暂舍誓不旋。闵九九。伤牛山。

宿心载违徒昔言。竞落运。务颓年。

招命侪好相追牵。酌芳酤。奏繁弦。惜寸阴。情固然。

(0)

道士步虚词十首·其五

洞灵尊上德,虞石会明真。

要妙思玄牝,虚无养谷神。

丹丘乘翠凤,玄圃御斑麟。

移梨付苑吏,种杏乞山人。

自此逢何世,从今复几春。

海无三尺水,山成数寸尘。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