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佳儿(jiā ér)的意思:指儿子或称赞儿子聪明优秀。
娇女(jiāo nǚ)的意思:指娇气、娇柔的女子。
角髻(jiǎo jì)的意思:形容女子梳成角状的发髻,也指女子的发髻。
蒙难(méng nàn)的意思:遭受灾难或困难,受到痛苦的折磨。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三经(sān jīng)的意思:指三种经典著作,也泛指重要的书籍或经典。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耘耔(yún zǐ)的意思:指农耕时用耘耔翻耕土地,比喻努力耕耘、辛勤劳动。
作娇(zuò jiāo)的意思:指人故意摆出柔弱娇媚的姿态,以求得他人的关注或宠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岁孩童在明末清初时期的生活境遇和教育背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角髻双垂小”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孩童的天真与可爱。桃花作为装饰物,不仅适合于孩童的装扮,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犹令作娇女,未敢说佳儿”,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孩童的宠爱之情,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孩童的成长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九岁蒙难发,三经读已迟”,点出了孩童在九岁时才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较为晚的年龄,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同时,“三经读已迟”也暗示了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知识获取的紧迫性。
“图书吾畎亩,望汝更耘耔”,最后一句将学习比作耕耘田地,寓意着知识的积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辛勤。诗人寄予了对孩童未来发展的深切期望,希望他能像农民耕种土地一样,不断努力,收获知识的果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孩童的纯真与成长的不易,也蕴含了对教育、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发展深思熟虑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