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绍 隆 寺 唐 /沈 佺 期 吾 从 释 迦 久 ,无 上 师 涅 槃 。探 道 三 十 载 ,得 道 天 南 端 。非 胜 适 殊 方 ,起 喧 归 理 难 。放 弃 乃 良 缘 ,世 虑 不 曾 干 。香 界 萦 北 渚 ,花 龛 隐 南 峦 。危 昂 阶 下 石 ,演 漾 窗 中 澜 。云 盖 看 木 秀 ,天 空 见 藤 盘 。处 俗 勒 宴 坐 ,居 贫 业 行 坛 。试 将 有 漏 躯 ,聊 作 无 生 观 。了 然 究 诸 品 ,弥 觉 静 者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渚(běi zhǔ)的意思:北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意为北边的渚。引申为指离自己较远的地方。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放弃(fàng qì)的意思:指主动放弃或放弃斗志,不再继续努力。
归理(guī lǐ)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质、本源,返璞归真。
静者(jìng zhě)的意思:指心境安宁、不动声色的人。
空见(kōng jiàn)的意思:空洞的见解或空虚的观点
良缘(liáng yuán)的意思:良好的缘分或姻缘。
了然(liǎo rán)的意思:明白、清楚的意思
南端(nán duān)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边缘或最南部分。
涅槃(nièp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熄灭痛苦,脱离轮回。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释迦(shì jiā)的意思:指佛陀释迦牟尼,也用来比喻智慧卓越、悟性高超。
世虑(shì lǜ)的意思:指因为过度担心而忧虑,对世事忧虑不安。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香界(xiāng jiè)的意思:指美好、幸福的世界或境地。
演漾(yǎn y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多用于形容事物的连续、循序渐进的变化。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业行(yè xíng)的意思:指从事某种职业、行业的人们。
有漏(yǒu lòu)的意思:指有缺陷或漏洞,不完美或不周全。
云盖(yún gài)的意思:云层覆盖,形容云彩密布遮蔽天空。
诸品(zhū pǐn)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物品或事物。
- 翻译
- 我跟随释迦牟尼很久,尊师已涅槃离去。
探索佛法三十载,终在天边领悟大道。
并非远方胜利才值得,回归真理之路艰难。
放下才是善缘,世俗忧虑从未侵扰。
香烟缭绕于北洲,花龛隐藏在南山峰。
阶下石头高耸,窗中波澜荡漾。
云层之上树木繁茂,天空之下藤蔓缠绕。
身处尘世却静坐修行,虽贫困仍坚守佛业。
尝试以有缺陷之身,看待无生之境。
深入理解万物,更觉宁静者心安详。
-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作品,名为《绍隆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修行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吾从释迦久,无上师涅槃。探道三十载,得道天南端。"
开篇即点明诗人自诩为佛门后裔,长期追求佛法,终得悟道于天南之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信仰和个人修行历程。
"非胜适殊方,起諠归理难。放弃乃良缘,世虑不曾干。"
接着诗人阐述自己并不以物质或社会关系为重,而是追求心灵上的解脱,不为世俗牵绊。这段落强调了作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香界萦北渚,花龛隐南峦。危昂阶下石,演漾窗中澜。"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香气缭绕、花朵隐藏等,表达了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并通过“危昂”形容寺庙之险峻,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
"云盖看木秀,天空见藤盘。"
这两句更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眼中的自然界已经不仅是现实的存在,而是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呼应的精神寄托。
"处俗勒宴坐,居贫业行坛。试将有漏躯,聊作无生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已经超脱物质欲望,通过修行达到一种“无生”的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的精神状态。
"了然究诸品,弥觉静者安。"
全诗结束于对宁静生活的肯定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平和与世俗隔绝的向往和追求。
沈佺期通过这首诗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个人修行的成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