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衣(biān yī)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群众因为生活困难而不得不穿的破旧衣服。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杵声(chǔ shēng)的意思:指锤击声或敲击声。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黄姑(huáng gū)的意思:黄姑指的是以黄为底色的姑娘,比喻容貌丑陋的女子。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老尽(lǎo jìn)的意思:形容人年老体衰,力量耗尽。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微明(wēi míng)的意思:微弱的光亮、微弱的明亮。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燕支(yàn zhī)的意思:燕子支撑在枝头,比喻依靠他人或外力维持自己的地位或生活。
一封(yī fēng)的意思:指一封信或一封书信,也可表示一封信的意思。
银波(yín bō)的意思:指在水面上泛起的银色波纹,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一封书(yī fēng shū)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信件内容详尽丰富。
- 鉴赏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凄美画面。
首句“银波不许黄姑渡”,以“银波”比喻清澈的月光,暗示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黄姑渡”则借用了民间传说中的仙女渡河的故事,此处暗含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但被这静谧的月色所阻隔,无法跨越。这一句既营造了诗境的幽静,又蕴含了情感的深沉。
“哀蛩金井啼清露”一句,以“哀蛩”(蟋蟀)的鸣叫和“金井”(泛指井)的清露,共同渲染出一种秋夜特有的凄凉氛围。蟋蟀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孤独与寂寞,而清露则是秋夜特有的景象,两者结合,更添了几分悲凉之感。
“云破月微明”描绘了云层逐渐散开,月亮若隐若现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希望与期待,尽管微弱,却依然存在。
“千家砧杵声”一句,通过描述千家万户捣衣的声音,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寂静与思乡之情。捣衣声是古代妇女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时发出的声音,这里不仅表现了劳动的场景,更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西风关塞北,老尽燕支色”两句,将思绪拉向遥远的北方边塞,西风吹过,带走了岁月,也带走了青春的颜色。“老尽燕支色”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边塞亲人的深深挂念。
最后,“归雁一封书,君边衣到无”两句,以归雁和书信为载体,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收到衣物的期待。归雁象征着传递消息的使者,一封书信承载着深情的问候,而“君边衣到无”的疑问,则体现了主人公对亲人生活状况的关心和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渡扬子江作
大江东去,好乘风破浪,扁舟一叶。
滉漾锦帆争渡险,滚滚怒涛如雪。
香雾微茫,寒波浩渺,都助襟胸阔。
水窗闲眺,辽天大地皆彻。
犹若身在冰壶,如萍似絮,转透愁千叠。
此去乡关,知渐远、心与江流同咽。
隐现金焦,去来潮汐,掩映浮双阙。
海门一调,离怀歌向明月。
疏影.前题
疏林步玉。有素禽飞倦,花底常宿。
翠袖天寒,娇影亭亭,含情半露丛竹。
萧条纸帐云才暖,觅胜迹、枝南枝北。
倚短箫、谱出双声,却笑缟仙孤独。
怊怅岩扉静掩,菊泉未荐得,谁吹寒绿。
冷抱芳心,不染繁华,合守空山茅屋。
残年剩腊匆匆去,感旧事、细翻歌曲。
怕晚钟、一霎斜阳,画里乱愁盈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