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辟地(pì dì)的意思:指开辟新的土地或领域。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耕作(gēng zuò)的意思:指农民进行农田的耕种和管理。
居错(jū cuò)的意思:居住的地方错乱或错乱的居住
老幼(lǎo yòu)的意思:指年长和年幼的人,泛指各个年龄层次的人。
弥望(mí wàng)的意思:形容景物遥远无边无际,望不到边际。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闻鸡(wén jī)的意思:指早上听到鸡叫声,表示努力向上,不贪睡懒散。
无营(wú yíng)的意思:没有准备,毫无防备。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深径萝冉冉,弥望烟漠漠”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被藤萝覆盖的小径,以及远处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遥闻鸡犬声,知有人居错”,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犬吠,透露出村庄的存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后两句“老幼总无营,第不废耕作”,描述了村中老人和小孩的生活状态,他们虽然没有过多的忧虑,但依然参与农事活动,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给自足与和谐。最后,“辟地余有心,此中良不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充实生活的赞赏与向往,认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是美好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们对自然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