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穑(bǎo sè)的意思:指宝贵的谷物,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稀缺的资源。
点青(diǎn qīng)的意思:表示通过点缀或装饰使事物更加美丽或引人注目。
董帷(dǒng wéi)的意思:指权势独揽,专断专行,不听取他人意见。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逢掖(féng yè)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得到亲近、接近的机会。
扶杖(fú zhàng)的意思:扶持和支持老年人
歌管(gē guǎn)的意思:歌唱和管乐合奏的技艺,比喻事物协调统一,互相配合。
家世(jiā shì)的意思:指家族的世系和家族的声誉。
结果(jié guǒ)的意思:指事物的最终结果或结局。
铃阁(líng gé)的意思:指宫殿内的钟声和阁楼的鸣钟声。
灵旗(líng qí)的意思:灵活机智的人或事物,能够迅速应对变化。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社人(shè rén)的意思:指不讲道义、不讲良心的人。
世相(shì xiàng)的意思:世界的风貌、社会的风气。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相传(xiāng chuán)的意思:据传说;根据传统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 注释
- 逢掖衣:古代学士的服装。
结果:指农作物的收获。
遂:于是,就。
舍瑟:放下琴瑟,表示学习或休息。
杖嬉:手拄拐杖嬉戏。
宝穑:珍贵的庄稼。
灵旗:祭祀时使用的象征神灵的旗帜。
铃阁:古代官署的名称。
歌管:音乐歌舞。
董帷:董仲舒的帷帐,代指读书人的居所。
- 翻译
- 家族世代传承逢掖衣的传统,如今丰收也随季节而定。
年轻的学子们放下琴瑟,年迈的老翁则手拄拐杖欢笑游玩。
农夫担忧晴天会影响珍贵的庄稼,祭祀的人害怕下雨会打湿神灵的旗帜。
想象远方的官署没有音乐歌舞,只有一盏青灯照亮董仲舒的帷帐。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年轻时与老年的不同境遇,以及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忧,展现了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主题。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 这两句表达了家族传承的衣物如今已经穿在身上,而且果实成熟也是顺其自然的。这不仅是对待物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接受。
"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 这两句描绘了年轻时不愿意工作,只想玩耍,而到了七十岁才开始依靠拐杖悠然自得的情景。这是对人生阶段的刻画,也隐含了年轻时的无知与老年后的释然。
"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 这两句则表现了农民对于天气变化的担心,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信仰。这反映了农业社会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的特点。
"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似乎已经不再为世间的喧嚣所动,而是选择了内心的平静。这也许是对前文中种种烦恼的一种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日常琐事,达观天下的诗意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首戒子到外家展驾寄内弟竺少博
古俗流传重岁新,交相来往笃亲亲。
外家在望无十里,内表如今能几人。
筋力难施身已老,形骸不索意方真。
儿曹能拜何妨遣,要使绸缪百世春。
次韵上乘寺主僧如岳咏菊
万紫千红各炫名,纷纷儿女哄春荣。
屈园秋种无人顾,独遇陶潜气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