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赏心亭》
《赏心亭》全文
宋 / 罗必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地分明可赏心江山满目登临

洛阳黯淡烟云远,多少英雄泪染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淡(àn dàn)的意思:形容光线暗淡无光,也用来形容心情低落、景色无聊。

淡烟(dàn yān)的意思:指烟雾很淡,形容景色或气氛清幽、宁静。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地分(dì fēn)的意思:指地位、身份、等级的差别。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注释
胜地:著名的风景名胜。
分明:明显,显然。
赏心:使人愉快,赏心悦目。
江山:山河,自然景色。
饱登临:尽情游览,饱览。
洛阳:古都,这里指代历史遗迹。
黯淡:暗淡,失去光彩。
烟云:比喻历史的迷雾或变迁。
远:遥远,引申为逝去。
多少:众多,许多。
英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
泪染襟:泪水浸湿衣襟,形容感慨万分。
翻译
这处名胜之地显然让人心情愉悦
满眼的江山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名为《赏心亭》,作者罗必元是宋代的一位诗人。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眼前胜景的赞赏和感慨。"胜地分明可赏心",直接点出赏心亭作为美景之地,足以让人心情愉悦。然而,接下来的"江山满目饱登临",则透露出诗人登高望远时,江山壮丽的景色虽美,却也勾起了他对历史往事的沉思。

"洛阳黯淡烟云远"一句,通过描绘洛阳(历史上繁华的都城)如今笼罩在远方的烟云之中,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曾经英雄辈出的时代已逝去。最后的"多少英雄泪染襟"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缅怀,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深感叹,泪水浸湿衣襟,寓意着对过去的哀思与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赏心亭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的追忆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罗必元
朝代:宋

(1175—1265)隆兴府进贤人,字亨父,号北谷山人。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曾从危稹、包逊学。累调福州观察推官,有势家夺民荔枝园,为伸直之。理宗淳祐中通判赣州,上疏论贾似道克剥至甚。度宗即位,以直宝章阁兼宗学博士致仕。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落花三月雨,残梦五更钟。

声色俱销尽,玄关又一重。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十二

撮土成金古赵州,据人来问直相酬。

声前有意今谁委,门外一江春水流。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七

黄檗山头吃棒,大愚肋下筑拳。

佛法的的大意,犹隔十万八千。

(0)

戢庵居士持寿像求赞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淡默自处,惟德与邻。

曾向凤池亲圣训,更来鹿苑夺芳春。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三十二

卧病恰旬馀,气力无一铢。

皮穿筋骨露,勉强且支梧。无盐无米,谁为分疏。

拄杖子起来,泻出百斛明珠。

各请点检仓库,毕竟是有是无。

山僧不免随后念个苏噜苏噜。

(0)

偈颂四十二首·其二十

达磨西来事,今人谩度量。

天河争起浪,月桂不闻香。

达磨西来事,今人谩度量。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