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盗贼(dào zéi)的意思:指盗贼行为也有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即使是做坏事,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和原则。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后尘(hòu chén)的意思:指在别人的身后受到影响或被比较。
赍恨(jī hèn)的意思:怀有深深的愤恨之情。
九泉(jiǔ quán)的意思:指人死后葬在地下的墓穴,也指人死后的世界。
里闾(lǐ lǘ)的意思:指家乡、故乡。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深春(shēn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时光已经深入到了季节的后期,春天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具有鲜明的春意。
托后(tuō hòu)的意思:推迟或延后
乌喙(wū huì)的意思:指黑色的嘴巴,比喻说话不中听、刻薄恶毒。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振槁(zhèn gǎo)的意思:形容老年人精神矍铄,意志坚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吊王承议二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王承议的追悼,表达了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句“崎岖南北旧相闻”,描绘了两人过往的深厚友谊,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这份情谊依然坚固。接着“晚困羁缧托后尘”一句,点明了友人晚年遭受困顿,如同落魄的行者,寄居在尘世的边缘,暗示了其命运的坎坷与不幸。
“盗贼馀风如振槁,里闾和气似深春。”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社会的动荡不安比作枯萎的草木,而邻里间的和谐氛围则如同春天般温暖,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雀巢绝探终能鷇,乌喙虽长自不伸。”这里以雀巢与乌喙为喻,雀巢虽然被破坏,但小鸟最终还是能够孵化成长;乌喙虽长,却无法伸展,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总有希望与出路。这一对比,既是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困境中仍存希望的肯定。
最后,“所去见思犹可想,九泉赍恨彼何人。”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便友人已逝,其形象与思想仍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与同情,以及对世间不公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李之仪作为宋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