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补衲(bǔ nà)的意思:指修补衣物,比喻补救过失或修复缺陷。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壶觞(hú shāng)的意思:壶觞指的是宴会上用来盛酒的壶和觞,比喻欢乐的宴会或者喜庆的场合。
礼佛(lǐ fó)的意思:指对佛教像或佛的形象表示尊敬或敬仰。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且说(qiě shuō)的意思:暂且先说;接着说
清怀(qīng huái)的意思:指内心平静、无杂念,心境清澈纯净。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吞舟(tūn zhōu)的意思:指舍小利图大利,舍近求远,不计后果。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寻秋(xún qiū)的意思:寻找秋天,比喻寻找美好的事物或追求理想。
玉食(yù shí)的意思:指吃得很好,享受美食。
竹寺(zhú sì)的意思:竹寺是指建在山间、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佛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为史亨父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品格的赞美和对其人生的回顾。首句“玉食婵娟非寿资”暗示了享乐并非长命之道,而史亨父的清高情怀超越了常人。接下来,“清怀犹胜几男儿”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情操。
“壶觞竹寺寻秋月,灯火荷斋听雨时”描绘了史亨父宁静淡泊的生活方式,他在竹林寺庙中品酒赏月,或在荷斋独坐聆听雨声,体现了他的闲适与雅趣。
“补衲有衣曾礼佛”写他虽生活简朴,但仍保持对佛教的敬意,通过缝补衣物来修行。最后一句“吞舟无诀莫凭医”则寓言般地表达,对于生死之事,世间医术无法解决,唯有内心的智慧和对诗歌的热爱或许能成为他在另一个世界的慰藉。
最后两句“平生潇洒王文学,地下相逢且说诗”总结了史亨父的一生,他以文人风度贯穿始终,即使在地下重逢,诗人也希望他们能以诗歌为话题,继续他们的精神交流。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赞美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客归闽省觐
秋城闻暮砧,归思忽盈襟。
客久依人遍,亲衰念子深。
青山分岭路,红荔到乡林。
菽水还堪乐,何须季子金。
游南峰寺有支遁放鹤亭
每向人间望碧峰,石门今得问幽踪。
路缘风磴泠泠策,寺隔烟萝杳杳钟。
窗下鸟来多堕果,亭前鹤去只高松。
一龛愿借依香火,莫道诗人非戴颙。
送王检校珣赴北平
十年同舍客京华,看遍龙河寺里花。
才进史书朝日下,便纡官绶去天涯。
平芜远塞秋驱骑,衰柳遗宫晚噪鸦。
莫道穷边成久别,待君归草玉堂麻。
首春感怀
初春风日自妍华,客意登临只感嗟。
陌上惊尘随去马,城边遗柳断栖鸦。
乱来未觅无兵地,愁在空思有酒家。
咫尺苑西谁解问,早梅还发去年花。